匠心传承·科技筑基
作为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和河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指定的水泥建材和洗选设备的定点生产单位,郑矿机器自成立起,便承载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使命烙印。我们构建起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体系,通过PDM系统实现技术传承与创新迭代,AI赋能提高设备智能化,处处都镌刻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郑矿机器研究中心拥有50多名行业专业人才及高中级骨干,形成多领域融合的高素质科研团队,核心骨干多来自知名高校。该中心联合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郑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孕育着改变行业格局的创新平台。
郑矿机器建有《河南省矿冶固危废大宗消纳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固体废物(煤矸石、赤泥和其他污泥)高值化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验证平台》。跨领域试验室协作,精准实现物料特性分析;工艺中小试平台与悬浮煅烧试验车间,验证转化新技术新工艺,为大型工业化提供保障。
截至目前,公司已参与起草和参编30余项行业标准,获得150多件核心专利,20多份软件著作权,涵盖煅烧系统、固废利用、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
创新突破·定义未来
郑矿机器在新能源装备、化工、环保、冶金、建材等核心领域均具备成熟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新能源装备领域:碳酸锂、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煅烧工艺及废旧电池回收系统;
化工领域:磷矿、次氧化锌、碳酸锶、硫化钡、钛白粉、微硅粉等材料的煅烧与生产系统;
环保领域:市政污泥、工业污泥、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赤泥、飞灰等固废、危废的资源化处置装备,垃圾焚烧、医疗废弃物焚烧解决方案;
冶金领域:金属镁、镍矿、铝土矿、菱镁矿等煅烧及还原焙烧系统,铁、金、银、铜、铅锌、钨等有色金属及石英石、石墨等非金属选矿工艺;
建材领域:水泥熟料、粉磨站、活性石灰、高岭土、铝钒土等成套工艺与装备。
在成套系统解决方案中,球磨机、回转窑作为郑矿机器的核心主机产品,与破碎、筛分、洗选、配料、混料、造粒、预热、烘干、冷却、输送、收尘等配套装备共同构建起完善的工艺系统。它们不仅支撑着新能源、化工、环保、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关键工序,更以有效、稳定、智能化的性能赢得了全球用户的信赖。
自1987年起,郑矿机器深耕金属镁行业38年,累计获得60余件核心专利,主导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在白云石煅烧技术上,率先完成“竖窑→回转窑→预热器+回转窑+冷却器→悬浮煅烧”四次技术迭代,吨煅白标煤热耗从350kg降至150kg,能效提高超50%。如今,在国内100万吨金属镁产能中,采用郑矿机器装备的比例约82%。
自2015年起,郑矿机器又在环保装备工程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先行打造国内危废污泥资源化陶粒生产线和窑内造粒市政污泥项目。公司累计完成100余套固废资源化工程项目,年产能超过400万m³,并作为国家建材行业标准《陶粒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及JC/T2621-2021《污泥陶粒》的参编单位,助力固废资源化技术的标准化推广及产业化进程,成为国内固废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标杆企业。
在新能源材料工程领域,郑矿机器构建了覆盖“资源—材料—回收”的全链条工艺体系,实现从锂云母、锂辉石及大修渣中有效提取碳酸锂,到高纯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磷酸铁锂有效烧结,再到废旧电池绿色回收的系统化流程。公司累计建设锂电材料全流程产线10余条,年处理能力超20万吨LCE,核心工艺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30%以上,为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发展中变革,在变革中超越:管理端,以数字化转型打通运营全流程,效率再升级;市场端,打造“互联网+实体”融合营销体系,实现全球市场深度覆盖;产品端,推进智能化升级,引入AI与物联网技术,让装备具备“可感知、可预测、可进化”的智慧能力。
全球布局·案例典范
从国内到全球,郑矿机器的工程足迹已遍布130多个国家,以“精工装备+全球服务”赢得全球用户的信赖。
这些遍布海内外的案例,不仅是郑矿机器“中国制造”实力的名片,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推动全球工业绿色发展的纽带。
责任担当·共创共赢
诚信立本,精工铸魂,服务至上。郑矿机器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电商示范企业”、“郑州市百家成长型民营企业”等多项殊荣。我们坚信,装备制造不仅是事业,更是一份对未来的责任。
智启新程·擘画未来
今日郑矿机器,以开放的视野融通全球技术,以精锐的团队铸就精工品质,以标杆的产品树立行业典范,深耕工业装备核心领域,开拓绿色未来无限可能!
我们诚邀全球合作伙伴共襄盛举——以智造为笔,以共赢为墨,在工业4.0的画卷上书写新时代,携手共筑中国智造的世界新高度!
公司官网:www.hnzkjq.com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