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熊微)在传统养生理疗店,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理疗师用手指按压客户背部,凭经验判断“这里有点堵”“那里有寒气”,然后进行推拿、艾灸或刮痧。整个过程看似专业,实则充满不确定性——不同师傅手法不同、判断不一,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状态下的操作也存在差异。结果往往是:客户花钱办了卡,做了多次理疗,却感觉“当时舒服,过后照旧”。
这正是当前理疗行业最典型的困局:检不准、辨不清、疗不好、管不细。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依赖人工经验的方式,不仅难以保证疗效,还导致行业陷入低水平竞争——拼价格、拼次数、拼体力,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价值:真正解决健康问题。
然而,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困局,即将在2025年10月9日的首届AI智护机器人成果交流会上被正式打破。
据悉,女性健康品牌俏妃将在这场行业盛会上发布首台“检+辨+疗+管”四维一体俏妃云智护机器人,以其前所未有的“精准性”,重新定义理疗标准。
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俏妃云智护机器人不再依赖“人的经验”,而是通过智能检测系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全面健康数据采集,精准识别问题所在。一位参与内测的健康顾问表示:“它不像人在‘猜’,而是在‘算’。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程度如何,一目了然。”
更突破的是,其内置的AI辨证系统能基于检测数据,生成个性化理疗方案,真正实现“一人一方、一症一策”,彻底告别了“千人一方”的粗放模式。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行业标准的重构。”一位接近俏妃团队的行业观察者表示,“这款机器人实现了从检测到辨证的全流程标准化,其背后的科研实力令人瞩目。”
确实,支撑这一突破的是一支堪称“梦之队”的科研阵容。由一位院士领衔,六位跨学科博士组成的顶尖团队,为产品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俏妃创始人张帆,作为美国罗商大学在读哲学博士,深耕健康行业十余年,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刻洞察;新南威尔士大学系统控制博士李晓辉,曾任华为研究科学家,为系统控制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陆奇,这位被誉为“中国AI布道人”的前百度总裁,为AI系统架构注入顶尖智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李旭阳在工学领域的深厚积累,确保了硬件系统的精准可靠;御医六代传人骆敏拥有中西医双博士后学位,将百年传承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莫继学则让机器人的机械执行达到精密水准。
这支跨界团队的深度协作,实现了中医智慧与AI技术的创新融合,历经多年打磨,最终打造出这款“精准且可靠”的理疗机器人。
“理疗行业的本质是健康服务,而不是体力劳动。”俏妃创始人张帆强调,“我们要让科技赋能健康,让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
如今,随着首届AI智护机器人成果交流会的临近,俏妃云智护机器人的即将面世,标志着那个“检不准、辨不清、疗不准、管不细”的时代即将结束。这款凝聚顶尖智慧的产品是否真能如其所愿,打破行业困局?2025年10月9日,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