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山海为证。2025 年 11 月 7日,中名联签约国礼书画家石兴旺受邀到访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其创作的熊猫主题国画《友谊长存》被该代表处正式永久珍藏。这幅融合中国传统水墨神韵与和平友好寓意的佳作,成为中阿文化互鉴的生动见证,为两国文明交流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佳作获赞:水墨熊猫传递和平愿景
在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的会见现场,石兴旺的《友谊长存》国画一经亮相便备受瞩目。画面中,憨态可掬的母子熊猫依偎于翠竹之间,黑白水墨的灵动晕染既彰显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写意神韵,又以熊猫这一"中国文化名片"为载体,传递出中阿两国人民向往和平、珍视友谊、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大使对作品赞不绝口,直言"我一眼就看中了您的作品,您的作品画面会说话!"。他为石兴旺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高度肯定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象征意义,感谢他为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此次作品被阿盟驻华代表处珍藏,不仅是对石兴旺个人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特魅力,为中阿文化交流搭建起新的艺术对话窗口。
川蜀文脉:文化使者搭建交流桥梁
作为来自四川的书画家,石兴旺此次到访承载着传播川蜀文化的重要使命。他在交流中分享感悟时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代表家乡广安、宜宾的书画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川蜀书画艺术的独特风采与地域文化形象,更搭建起川蜀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深度对话的桥梁,开创了川蜀艺术家走向国际的良好范例。
"四川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源远流长。"石兴旺谈到,希望以此次文化交流为契机,让更多阿拉伯联盟的22个国家的友人了解川蜀艺术的魅力,让川蜀文化通过艺术纽带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同时,他提及此次交流也为川蜀相关部门和企业家开辟了国际贸易新通道,希望以艺术影响力助力家乡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
中阿互鉴:文明交流谱写友谊新篇
近年来,中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艺术展览、学术研讨、民俗互动、影视合作等多元形式不断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石兴旺以书画为媒的文化交流,正是中阿文明互鉴的鲜活案例。
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大使表示,石兴旺的作品充满东方艺术智慧,兼具艺术代表性与象征意义,此次能够珍藏这样的优秀作品意义非凡、实属难得。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文化交流活动,让中阿双方在艺术对话中深化理解、增进友谊,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以笔为桥,以墨为媒。石兴旺的艺术交流之旅,既是个人艺术成就的国际展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潮流中,相信会有更多像石兴旺这样的文化使者,以多元艺术形式持续书写中阿友谊动人篇章,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艺术人生:深耕不辍铸就丰硕成果
石兴旺,字海帆、无一、名轩,号川东墨人、长江来客、三江摆渡者,籍贯四川广安邻水,现居宜宾江安。他既是资深媒体人、国佳网评员,更是当代书画界与时俱进、传承创新的代表人物,享有"国礼书画名家" 美誉,是中阿联盟 22个国家驻华办事处特别作品珍藏画家。
在艺术领域,石兴旺身兼多重重要职务:现任宜宾三江书画院院长、写生中国油画俱乐部副主席兼宜宾分部主席,同时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多个艺术团体核心成员,历聘吴道子艺术馆名誉馆长、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心特级书画师等荣誉职务,其军旅书画家的身份更让作品多了一份家国情怀。
多年来,石兴旺始终坚守艺术初心,成果丰硕。2015年,他以国礼书画名家身份受邀参加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国际论坛及作品展;2018 年参与 "中国梦,文化梦"名家名作巡回展;2023 年亮相 "艺术与健康"当代艺术巡回展暨学术研讨会。其作品先后在中、俄、埃、新、日等国内外书画展览中多次入选获奖,被各类单位和个人收藏达200余件,部分作品及艺术成就入编《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百年书画家名录》等12 部大型典籍。
2024 年 9 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石兴旺历时近 6 个月精心创作130 米长卷《熊宝乐园图》,以 251 帧画面展现 596只形态各异的熊猫生活场景,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被人民网、光明网等权威媒体竞相报道,在2025成都首届艺术博览会上引发广泛关注。此外,他的水墨写实人物画《峥嵘岁月之抗战老兵》等作品,以兼工带写的笔墨语言展现深刻人性洞察,被资深艺术评论家盛赞"极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网易国佳网评员 石名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