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近期,全国多地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作为重点改革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种融合发展战略具有多重意义:它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各地探索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路径,更是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北京市近期发布的《首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通过设立不少于6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实施投贷联动机制等措施,为重点科技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湖南省出台的《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提出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投资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深圳市印发的《关于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将推动银行机构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改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确保"两新"领域的企业能够更多享受到政策红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专家认为,通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不仅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也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多位专家学者看来,推动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地实现动能转换、培育长期发展动力的关键举措。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科技的支持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财政资金和信贷资源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另一方面,还需要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参与,完善股权投资机制,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专家建议各地应立足自身优势,在重点产业或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方式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链条;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要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强区域间创新协作和国际交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