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显现复苏迹象。自去年下半年触底以来,晶硅光伏组件和光伏级多晶硅等核心产品的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回升。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需求端的强劲表现是推动本轮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国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集中推进带动了国内市场升温;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需求也呈现回暖态势。供给端方面,主要生产厂商主动调整产能策略,同时部分中小企业的历史低价库存逐渐消耗完毕,这些都对市场价格形成了支撑。
数据显示,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在去年12月触及0.07美元/瓦的低位后,今年3月反弹至0.08美元/瓦;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则从去年7月份的4.36美元/千克一路上涨,目前报价已稳定在5.04美元/千克。
近期市场观察显示,多种光伏产品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尤其是高效组件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行业专家预计,未来几个月内部分头部厂商的产品报价仍将继续调整。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波动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今年初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此前备案且在2025年5月前并网的项目可继续享受原有政策优惠。同时,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电价市场化改革文件规定,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量将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存量和增量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分类管理。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4月30日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网接入方式和电价政策调整的分界点,5月31日则是增量项目全面市场化运作的起始日。为了抓住政策红利期,企业纷纷在时间节点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这直接拉动了光伏产品的需求。
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复苏也为价格回升提供了助力。最新研究显示,欧洲市场在今年2月份首次出现组件价格上涨,结束了此前数月的持续下跌态势。
此外,行业自律机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主要企业达成产能管控共识,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关键作用。
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已感受到本轮行情带来的积极影响。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市场需求的提升对公司销售产生正面推动;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强调将继续推进成本优化和技术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4月份电池片市场将保持供需两旺格局,组件企业的订单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然而,随着"抢装潮"的结束,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回调,行业将重新聚焦于技术升级、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等核心议题。
专家分析认为,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多个环节,我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未来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巩固行业竞争优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