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钟恬
自今年年初以来,虽然北证交易金额和北证50指数尚未达到新高,但北证交易所已达到多项指标新高。Wind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27日,北证交易所融资余额达到46.87亿元,创历史新高,当日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1.09%。在个股方面,曾经炙手可热的艾融软件、曙光数创、并行技术、鼎智科技等融资余额均超过1亿元。
许多接受《证券时报》编辑采访的专家认为,融资余额的新高表明,投资者对北京证券交易所的短期市场持乐观态度。随着杠杆资本的流入和交易活动的改善,它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本关注和对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投资。未来,北京证券交易所应在产品创新、市场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努力,形成扩大和加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良性循环。
1 融资余额再创新高
近期,北交所融资余额不断上升,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资深人士朱伟义表示:“观察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除了涨幅、涨停数量和交易金额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关注,即融资余额是否超过40亿元。”。
朱伟义介绍,2024年12月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突破40亿元融资余额,当日融资买入6.2亿元,融资余额40.6亿元;此后,融资余额保持在40亿元以上。2024年12月1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余额开始下降,保持在30多亿元。直到2025年2月11日,经过几天的增长,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余额再次达到40亿元。当日融资买入12亿元,融资余额达到41.32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自2月11日以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余额不仅保持在40亿元以上,而且持续上升,连续11个交易日至2月25日创下历史新高;2月26日,融资余额略有下降,但2月27日再次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10月前,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余额长期保持在10亿元以上,甚至部分交易日不足10亿元。
沈万宏源研究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席分析师刘静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市场发展较晚,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开放。目前,融资余额占市值的比例远低于沪深两市,仍处于发展时期。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生态向a股靠拢,一路增长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习惯于在沪深股市用信用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北京证券交易所相关政策放开后,自然使用,这也是融资余额上升的原因之一。“当市场好的时候,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余额肯定会加速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增长过程”。
朱伟义认为,融资余额创下新高意味着杠杆基金正在流入市场,这表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可能不会这么快结束。
新第三董事会高级评论员、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云南认为,融资余额作为整个二级市场对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杠杆买入净值,代表投资者对北方短期市场的乐观程度,余额创新高表明北方短期趋势强劲,也是短期投资者情绪高潮,将与指数上涨和日交易金额放大成交量和价格同步。然而,它提醒说,持续创新高也可能表明短期顶部的到来。
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融资余额创下新高,表明积极关注和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资金大幅增加,北京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流动性大幅提升。“这将激发北京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的交易活动,促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估值修复。随着交易活动和赚钱效应的提高,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形成做大做强的良性循环。”。
2 偏爱科技股
“从个股融资余额增加的角度来看,资金主要流向一些热点企业。例如,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DS相关人工智能概念企业和业绩快报显示增长的企业可能是近期最受益的概念股,也受到杠杆基金的青睐。”朱伟义说。
据统计,截至2月25日,融资余额超过1亿元的股票有9只,包括艾荣软件、曙光数创、纳科诺尔、贝瑞特、并行技术、鼎智科技、金波生物、奥迪威、连城数控。其中,艾荣软件、曙光数创、纳科诺尔的融资余额分别为1.78亿元、1.37亿元和1.27亿元。
从最新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来看,算术平均值为1.07%。其中,科达自控、子通宫、武汉蓝电占比最高,分别占3.36%、2.95%和2.69% 。
由此可见,除了贝瑞特、连城数控等北交所传统大型市值公司外,资本偏好集中在具有科技创新属性和高增长的企业,符合当前国家倡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例如,作为北京证券交易所鸿蒙概念的领先股票,艾荣软件最近多次迎来了该机构的“挨家挨户”研究。艾荣软件介绍,公司在客户覆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实现了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全面覆盖。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与银行客户的合作,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力提高其在这些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和场景的研发,继续关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业务领域,加强与华为特别是鸿蒙的合作,并将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应用于银行相关领域。
作为一只受欢迎的DeepSeeek概念股,平行技术自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2.08倍,领先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264只股票。作为一家超级算术云和智能算术云计算能力服务提供商,平行技术的主要业务包括通用云、工业云和人工智能云、模拟云的设计具有多项专利和软件作权,服务于许多科研机构、大学和龙头企业。2022年,它在中国通用超级计算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在超级计算云服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科达自动控制也是一只华为概念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断创新,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较高的融资余额反映了市场对其在工业智能转型中的期望。公司最近在接受机构调查时表示,计划将国内开源人工智能大型模型技术引入公司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支持运营管理,实现大量设备智能运维调度优化,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服务功能,这些大型模型将采用云部署。
在这方面,余伟表示,今年年初后,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这也是对以DeepSeek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价值的深入挖掘。从市场和政策层面可以看出,计算能力、AI、云计算、大数据、液体冷却、数据中心等。”我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高科技公司或新业务正在向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公司应高度重视中国科技创新、价值评估和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这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中小企业反应迅速、行动迅速的好机会。”
周云南认为,目前融资余额增长的股票主要集中在短期市场加速和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股票上,这是短期炒作情绪的极端放大。
3 可以期待增量资金进入市场
刘静提醒说,虽然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余额正在上升,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和购买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都远低于沪深两市。
Wind统计显示,从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来看,2024年12月6日前,北交所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长期不足1%;此后,这一比例一度上升到2024年12月30日的1.22%,最近只有1.13%左右。2024年9月底以后,北交所融资买入占成交额的比例增加到2%以上,长期以来不到2%。
但展望2025年,刘靖认为,增量资金进入市场是可以预见的,北证潜在的增量资金包括机构资金,ETF、杠杆基金等。在机构基金方面,公开发行明显低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被动产品可以预期。假设配置系数上升到1,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将带来50亿元增量资金;ETF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实施,指数投资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在活跃资本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融券比例相对较低。假设两笔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2%,预计2024年12月9日将带来36亿元的增量。
刘靖说:“我们认为,北交所的信贷资金,也是资金增长的来源之一,还有两倍的增长空间。”。
朱伟义认为,融资余额的增长和变化需要关注其趋势。”在我看来,无论如何变化,融资余额都不会低于30亿元,就像我判断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日营业额不会低于100亿元一样。也就是说,融资余额约为30亿元,日营业额约为100亿元,应该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低点。至于未来能达到多少高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谈到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增量资金的来源,朱伟义认为ETF是最有前途的。”例如,最近,北京的一些公开发行主题基金的许多净值都达到了新高,但这些基金大多是封闭式基金,外资无法进入。如果ETF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那么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资本数量将大幅增加。”
在周云南看来,北京证券交易所可以从两个方面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新的资本血液。一是直接运输,即加快新北京证券交易所主题基金和北京证券交易所50指数基金的建立,特别是希望在今年内推出北京证券交易所50ETF;第二,通过深化北京证券交易所改革,扩大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北京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活力,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和观望资金流入北京证券交易所。
周云南认为,融资余额作为北方短期市场的晴雨表,与北方短期趋势和市场情绪基本相同,可能略落后于北方证券指数的日K线。目前,北京50指数和日交易金额已接近早期最高点,即成交量和价格进入历史顶部区间,“个人推测短期融资余额可能横向甚至缩小,未来随着北京50指数、日交易金额、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规模的突破,融资余额将在不同阶段创下新高”。
余伟表示,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和高度认可的背景下,a股交易量不断上升,交易量相当活跃,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和融资金额也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北京证券交易所在为中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做得很好,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服务专业细致,不干涉二级市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建设方面,主要有两个需要时间来改进:一是继续鼓励和吸引高质量的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二是逐步推出北京证券交易所ETF基金。加强投融资两端的优质建设,扩大和加强北京证券交易所。我对此非常有信心。我也希望你能给北京证券交易所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等待鲜花盛开。”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