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王希
有机硅行业在周期底部波动了很长时间,似乎在积累“攻击”的动能。
业内普遍认为,从有机硅产业链上游产品DMC(二甲基碳酸脂)价格上涨,到各单体厂商的减产操作,再到近期部分厂商产品出厂价格密集上涨,有机硅产业的修复已经开始看到“曙光”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证券日报》,目前硅胶行业正在经历积极变化,企业提高产品出厂价格反映了市场供需的逆转。未来,随着市场整合的推进和行业技术创新的加快,硅胶行业有望逐渐摆脱困境。
龙头企业纷纷调价
据山东卓创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信息”)消息,2月24日,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硅胶行业龙头公司宣布提高DMC出厂价格,从200元/吨到500元/吨不等。
根据卓创信息监测数据,截至2月26日,国内DMC市场价格收于13900元/吨,较2月初上涨9.88%。
据了解,近五年来,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增长,特别是2024年,年产能同比增长24.08%,成为近五年产能扩张的“巅峰之年”。
在产能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供给增长率逐渐超过需求增长率。卓创信息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硅酮单体供应复合增长率为15.68%,需求复合增长率为13.79%。因此,硅酮单体逐渐进入产能过剩阶段,供需失衡矛盾不断加深,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这也使得DMC产品价格在2021年10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跌,成为硅酮价格周期底部近年来波动的主要原因。
卓创信息分析师张莹莹告诉《证券日报》编辑,经过近两年的亏损,2025年国内有机硅行业单体厂有很强的意愿修复利润,价格相当高的意愿统一而坚定。同时,从供应方面看,2025年国内有机硅单体新增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单体厂轮流减产。预计2月至3月,维修产能涉及行业总产能的比例约为20%,有机硅单体月产量将减少约2万吨。
张莹莹说:“随着3月份传统需求旺季的到来,国内外贸易需求有望释放,产业链各环节的库存消耗叠加,需求方或向上形成积极反馈,有利于稳定和延长这一轮硅酮市场的良好市场。”。
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志培元表示,旺季市场需求增长也将增强市场参与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促进有机硅企业加大生产投资力度,促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帮助行业走出低谷,实现进一步复苏发展。
高端需求持续增长
在采访中,一些上市公司和行业分析师表示,这一轮硅酮行业从周期底部“上升”,也意味着需求方面的新变化,特别是一些新兴领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莹莹认为,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硅酮行业不仅面临着基本通用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且存在着高性能产品供过于求的结构失衡。高端需求不断增长,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出现,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根据之前发布的业绩预测,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实现业绩向上修复,并继续努力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高端应用产品。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证券日报》编辑,硅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除了传统行业硅材料需求将继续增长、光伏、新能源、超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智能可穿戴材料、3D打印、5G通信、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为硅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
张莹莹认为,上述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液体胶、新能源胶、硅油、电子胶、硅树脂等有机硅下游产品的产能扩张。”
袁帅认为,虽然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是一个行业机遇,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新兴领域对硅胶材料的技术要求较高,产业链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投资,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