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会和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业绩预测的监督工作函》(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函[2025]0100号)(以下简称《工作函》)。公司高度重视这一点,认真核实了《工作函》中提到的相关事项。现在我们回答工作函中涉及的问题:
一、业绩预测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33500万元 37,900 万元同比增长39.92%至58.30%。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181万元至18.581万元,环比增长49.37%至95.72%,同比增长63.66%至114.44%。
请公司:(1)区分产品类别披露第四季度收入金额、同比变化,结合主要产品毛利率变化、成本构成、销售模式、收入确认条件、期后付款等,解释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和合理性,确认收入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
【公司回复】
(一)公司第四季度分类产品收入及同比变化
注: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最终审计确认,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
(2)结合主要产品毛利率变化、成本构成、销售模式、收入确认条件、期后付款等,解释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和合理性,确认收入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否存在跨期收入确认;
1、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收入和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10051.75万元,同比增长110.88%,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营业收入8.473.09万元,同比增长117.38%。
(1)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2017-2024年,公司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5.70亿元、4.62亿元、3.11亿元、1.28亿元、1.29亿元、1.62亿元、2.43亿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1.79亿元、1.37亿元、7.256.33万元、2.491.83万元、5.629.44万元、4.66.63万元、1.00亿元。公司在电缆聚合物材料市场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生产销售有一定的季节性影响。自2021年至2023年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公司主动关注高质量客户,减少毛利润客户业务量,导致营业收入规模下降,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4.98%、15.53%、18.98%。面对这一困境,公司积极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自2023年以来获得银行贷款11900万元(短期贷款2300万元,长期贷款9600万元),公司财务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灵活调整销售政策,市场销售规模逐步恢复。2024年下半年,公司实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销售收入的目标,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加大营销力度,恢复部分毛利率较低的产品生产销售,使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产能利用率提高到34.79%。
(2)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苏州橘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橘云”)并入公司合并报表,2023年、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897.80万元、8.473.09万元,占年收入的49.28%、62.40%,由于苏州橙云产品验收集中在下半年交付验收,设备业务收入最终集中在第四季度确认。与此同时,苏州橙云在2024年扩大了销售,半导体专用设备的销售情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此外,2024年,公司半导体专用设备完成了通福微电的验证,第四季度与公司签订的设备订单完成了验收,总销售收入为2654.87万元。
近两年半导体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注:2023年底发布10件商品,2024年底发布1件商品。2024年,33台产品中有5台为外包生产。苏州橙云提供技术图纸,委托合作伙伴生产整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原材料由合作伙伴自行采购。2024年,苏州橙云确认收入348.2万元。苏州橙云自交付验收后获得控制权,承担库存风险;公司有权独立决定产品价格,向下游客户销售设备,承担设备质量、性能、交付、售后责任,承担客户无法支付的信用风险,满足总法确认相关收入的要求。
2、主要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1)2024年第四季度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毛利率总体下降7.94个百分点,其中电气设备线环保聚烯烃聚合物材料、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特种绝缘聚合物材料、光通信电缆、光缆特种环保聚烯烃聚合物材料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扩大销售收入的目标,公司降低了部分产品的价格,恢复了部分毛利率较低的产品的销售。其中,第四季度电气设备线环保聚烯烃聚合物材料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室内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产品收入626.71万元,占42.59%,2021-2023年无室内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销售收入;第四季度,电网系统电力电缆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化学交联材料,占50.130.99万元,占76.99%。2021-2023年,化学交联材料销售收入为160.39万元,4053.73万元,6,612.51万元;第四季度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蝶形光缆,用于光通信电缆和光缆的特种环保聚烯烃聚合物材料,用于阻燃材料,占67.08%。2021年至2023年,蝶形光缆用于阻燃材料的收入分别为22.43万元、0.08万元和0万元,导致毛利率下降。企业产品在价格上更具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销售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2)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毛利率小幅上升0.34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专用设备毛利率小幅下降3.52个百分点,半导体配件和服务毛利率大幅上升42.9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半导体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42.60万。半导体服务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其主要成本是劳动力(工程师工资)和差旅费,因此毛利率较高。
由此可见,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促进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是合理的。
3、第四季度主要产品类型的成本构成
与往年相比,公司第四季度主要产品类型的成本构成比例没有显著差异。其中,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各种产品和半导体专用设备的主要成本为原材料,与往年相比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略有上升,主要是销售规模、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成本增长较小,比例相对下降。
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的制造成本主要由厂房、机械设备折旧摊销、间接劳动力、电费等成本组成。2024年,电费和间接劳动力成本随产量增加,但厂房和机械设备折旧摊销成本相对固定,占42.44%,导致业务整体制造成本增长小于收入增长。
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的制造成本主要由低价值易耗品、厂房租金、生产人员差旅费等费用组成。由于苏州橙云将9名外部驻厂生产技术人员调到售后岗位,这些人员分摊的租金及其差旅费共计12万元计入销售费用,导致制造成本同比下降。
半导体设备配件和服务的主要运营成本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技术服务收入主要增加542.60万,半导体技术服务以劳动力成本为主,第四季度原材料比例下降,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公司主要类别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符合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是合理的。
4、公司销售模式
电缆以聚合物材料业务的销售模式为直销,采用销售和生产模式。公司根据采购合同,直接与客户签订采购合同,参与招标、商务谈判、展览和销售,并根据现有的业务合作基础。
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采用“直销为主,代销为辅”的模式销售产品。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招标等方式直接获取订单。公司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产品设计,确认后签订采购订单和技术协议,按订单和技术协议组织生产,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销售模式下,公司主要委托合作伙伴销售部分烘箱产品,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代理佣金,2024年无销售收入。
公司各业务的销售模式在2024年没有改变。
5、确认收入的条件
聚合物材料电缆业务:
对于国内销售:在货物已发出并收到客户的收据和测试确认后,公司通过发货单和客户验收文件(或类似于确认控制权转让的文件和电子邮件)确认产品名称和数量的销售收入时,公司将在此时确认货物的控制权转让和收入实现。从客户下订单到交货的时间约为1周,从交货到验收的时间约为1-2周。结算方式一般为客户通过银行转账、银行承兑等方式在货到验收后90天内支付货款。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生产周期、验收周期和结算方式没有变化。
对于海外销售:公司在产品出库并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根据船运公司签发的货运提单日期确认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在这种交易模式下,公司负责在约定的装运港和期限内将产品安装在指定的船舶上,客户在产品报关离岸后获得货运提单时获得商品控制权。从客户下订单到交货时间约1-2个月,到货运提单确认收入的平均周期为1个月。结算方式通常在提单签发后90天内通过银行电汇支付。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生产周期、验收周期和结算方式没有变化。今年,海外收入达到272.04万元,占1.12%。
公司销售环保聚合物材料以获得客户验收文件或货运提单的日期确认收入,无跨期确认收入。
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
(1)特种设备销售收入
公司按照协议合同的规定将专用设备产品运至约定的交货地点。产品安装调试通过客户验收后,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公司确认收入。
公司主要生产定制产品,通常主要设备的平均生产周期为3个月,但由于客户的定制程度、核心部件采购进度、生产计划安排等因素,不同类别产品或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的生产周期差异较大。设备生产完成后,发送给客户后,应通过客户的安装、调试和运行验收。一般客户将根据产品的过程、安装现场条件和自己的验收过程进行验收。验收周期受产品定制程度、客户实际需求是否紧迫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主要设备的平均验收周期为3.87个月,2023年主要设备的平均验收周期为5.31个月。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公司销售的半导体专用设备都以客户验收日期为确认收入的时间点,没有跨期确认收入。
(2)半导体设备配件及服务收入
公司的配件和备件销售按照协议和合同的规定运输到约定的交货地点,客户取得了商品控制权。公司以客户签字文件确认收入,无跨期确认收入。对于海外销售配件,收入通常由快递发送,并根据快递取得报关单后的日期确认。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公司都提供半导体设备服务,以完成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并在客户验收时确认收入。
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结算方式:国内销售通常在签订合同后收取部分预付款,验收后收取部分预付款,保修期结束后收取尾款(通常为10%),通常通过银行转账和银行承兑结算;海外销售结算方式主要是客户在签订合同后通过银行电汇支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在交付后支付。2024年,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国内收入12324.35万元,占90.76%,海外收入12254.25万元,占9.24%。
2024年,公司各业务收入确认政策条件未发生变化。公司严格按照收入确认政策,在满足收入确认时间点确认收入,无跨期确认收入。
6、期后收款
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2024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1069.76万元,较上期末增加4000元,954.32万元,应收账款净额为11959.00万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期后收款3.496.53万元,收款占应收账款净额的29.24%,去年同期收款占23.73%。与往年相比,本期收款情况没有显著差异。期末仍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的应收账款净额为8.670.49万元,占期末应收账款净额的72.50%。2024年期末应收账款年龄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24年期末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应收账款余额为6907.38万元,比上期末增加3.812.25万元,净应收账款为6.823.09万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期后收款金额为654.99万元,收款占应收账款净额的9.60%。由于公司客户付款周期长,部分付款通常先预付。验收后,剩余款项按合同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如验收后90天或半年内)支付,保修金一年后支付(通常为10%)。第四季度确认收入的合同总额为8.473.09万元,其中预付款3.816.61万元,验收后4.317.26万元(验收后30天内1.818.01万元。 、60日内295.24万元,90日内204.01万元),保修金339.22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已收回5.591.25万元,占第四季度总收入的65.99%。在合同约定的账期内,期末应收账款净额的87.12%不存在大额逾期。
公司和客户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独立交易,实现最终销售收入,收入期后正常收款,具有商业实质。
综上所述,公司在原有市场规模和客户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实施提高产能、增加销售收入的目标,灵活调整产品价格,恢复部分毛利率低的产品生产销售,使2024年第四季度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88%;受半导体下行周期影响,2024年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减弱,半导体后道设备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下游客户需求增加。同时,公司扩大了销量,半导体专用设备销量较去年有所改善。2024年,公司部分产品完成国内密封测试客户认证,成功实现生产销售,导致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同比增长117.38%。由于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和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的增长,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成本构成变化符合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公司的销售模式和收入确认条件没有改变,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是合理的。
公司和客户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独立交易,最终实现销售收入。期后付款正常,业务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公司各业务的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无跨期收入确认。
【会计师回复】
截至本说明发布之日,审计程序正在实施,如检查合同、发货单、收款记录、函证、实地考察或访谈等。由于年度报告审计工作正在进行中,部分审计程序尚未完成,未收到回复的客户需要进一步审计程序和部分交易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最终审计结论尚未形成,相关数据和最终审计结论以具体披露的审计报告为准。
(2)补充披露第四季度各业务部门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包括名称、是否为本期新增、合同签订和执行日期、合作内容、交易金额、期末应收和应付余额,并解释公司的主要销售客户和供应商,以及是否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相关关系或其他潜在利益安排。
(1)高分子材料线缆业务
1、电缆高分子材料业务第四季度主要客户情况
注:序号1、2、3、7、8、10内企业属于受同一主体控制的关联企业,合并统计。
2、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第四季度主要供应商
(二)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
1、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第四季度主要客户销售情况
注1:客户于2023年12月签约:1台清洗机,1台定制机 CUP Clean 机器(包括灭火系统)、由于部分零件采购时间长,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了12寸晶圆干燥机、1台测试片返工机和1台产品返工机的生产和交付,并于12月获得了验收报告确认收入。
注2:客户2024年1月签署的订单是苏州橙云负责清洗机、剥离机、腐蚀机等半导体专用设备从中国移动到马来西亚的移动服务。根据客户时间表,公司于3月至4月在中国拆卸机器,5月至7月在国外安装机器,7月开始进行远程工艺检测调试,11月满足客户要求,取得验收报告,确认收入。
注3:客户于2022年1月签署了一台清洁机和一台腐蚀机的订单,并于2022年11月交付。在此期间,客户需要配合整个生产线的产品验证,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调整部分设计规格,导致验收周期长,直到2024年10月收到验收报告确认收入。
注4:客户于2023年7月签署了一款4腔高温(450℃)自动化无尘无氧烤箱,并于2023年12月发货,直至2024年11月取得验收报告确认收入。
2、第四季度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主要供应商情况
(3)公司主要销售客户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或其他潜在利益安排,以及是否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关系
经公司核实,公司主要销售客户与供应商及其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之间无关联关系或其他潜在利益安排。
截至本说明发布之日,供应商、客户、供应商、客户、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其他业务交易,并实施检查合同、发货单、收据记录、信函、实地访问或访谈等审计程序。由于年度报告审计工作正在进行中,部分审计程序尚未完成,未收到回复的客户和供应商需要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交易需要进一步验证,尚未形成最终审计结论,相关数据和最终审计结论以具体披露的审计报告为准。
2、请公司补充披露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及其具体情况,并逐一比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附件第7号《财务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说明公司未扣除收入的相关业务是否存在扣除收入未按规定扣除的情况。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二号的附件第一 第七号《财务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有关规定,营业收入扣除包括与主体相关的 业务收入与业务无关,没有实质性的商业收入。
(一)电缆用聚合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扣除自查
公司子公司上海至正信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缆聚合物材料业务,主要销售绿色环保特种聚烯烃聚合物材料的中高端电缆,实现销售收入。销售原材料、检测收入和破包赔偿收入是正常经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公司已按照《财务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有关规定全额扣除。
(二)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营业收入扣除自查
公司子公司苏州橙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主要通过销售清洁设备、烘箱设备、腐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去胶设备、分片设备、销售相关配件和技术服务来实现收入。经自查,苏州橙云没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也没有实质性的商业收入。
(3)扣除公司营业收入
注:2024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收入扣除项目金额未经年审会计师审核,最终结果以2024年审计报告结果为准。
综上所述,公司已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督指南》第2号附件第7号《财务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有关规定扣除正常经营以外的营业收入,未按规定扣除应扣除的收入。
截至本回复发布之日,由于我们的审计工作仍在进行中,分析程序、函证、细节测试等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未完成。基于目前实施的审计程序,我们无法对公司是否按照《上市公司自律监督指南》第2号附件第7号“财务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最终意见。我们将高度关注贵方在后续审计过程中询问的上述事项,具体审计意见以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专项验证报告为准。
3、请年度审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发表明确意见。年度审计会计师应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等相关规定,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制定必要、可行、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和程序,详细记录相关事项,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审计制度,发表适当的审计结论,并对公司收入扣除发表专项意见。
我们的会计师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标准、职业道德标准等相关标准,保持职业怀疑,获得足够、适当的审计证据,制定必要、可行、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和程序,并根据获得的审计证据发表适当的审计结论。年度审计工作结束后,我们将根据贵公司的要求,对郑股份公司的收入扣除发表专项验证意见。
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与业绩预测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审计意见以本公司出具的至正股份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为准。
特此公告。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2月25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