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乔宇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旅游业迎来了2025年的第一个旅游旺季。
1月24日,国家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确保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的相关情况。文化旅游部产业发展部主任苗木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旅游年和文化年已成为一种新的新年习俗。2025年是春节世界遗产申请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自农历新年前夜以来,人们对旅游的热情较高,文化旅游等消费者需求将集中释放。为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旅游部于1月7日(农历农历十二月初八)至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开展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证券日报》编辑通过多次采访了解到,从今年春节期间旅游团的预订情况来看,游客的旅游需求强劲,许多旅游企业的预订数量激增。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刺激消费方面,企业也在积极规划和准备。
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中信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旅游”)媒体公关经理李梦然告诉《证券日报》,从2025年春节期间的预订情况来看,中信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旅游”)的媒体公关经理李梦然告诉《证券日报》,与2024年同期相比,整体团队数量增加了30%,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6%。目前,公司春节市场的客户接待已经结束,客户接待量已经达到95%。
北京六人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建强告诉《证券日报》,截至目前,今年春节期间在六人游定制旅游平台上预订旅游订单的数量已同比增长5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院副院长邓宁告诉《证券日报》,今年是春节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各地将以丰富的形式展示传统的新年风味和习俗。一些传统的春节文化旅游活动将吸引更多的人和客流。
根据浙江飞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截至1月23日10时,国内春节假期旅游预订量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
上市旅企各显其能
据苗沐阳介绍,文化旅游部在满足国内游客文化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将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优化入境旅游服务。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看到中国,感受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体验春节的节日和欢乐,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
在促进节日文化旅游消费方面,文化旅游部于1月至2月继续开展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旅游消费月活动,组织各支持机构推出各种形式的春节文化旅游消费措施,激发消费活力,帮助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实现“造福企业”。
为了迎接春节市场,上市旅游企业做了积极的准备工作。据李梦然介绍,为了满足乘客的需求,中信旅游推出了多条特色路线,包括冰雪旅游和避寒旅游,并根据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家庭旅游需求,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民间体验项目和亲子项目。
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谈到了春节假期期间的入境旅游准备工作。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通过多种在线渠道向客户推广入境优惠政策,同时宣传支付、互联网便利等措施,线下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展览等展览,邀请海外客户参观中国,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此外,据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介绍,为了迎接春节市场,中青旅已经开始销售相关旅游产品,并围绕游客对春节民俗文化体验的需求,规划了产品和出行路线。公司旗下的乌镇景区和古北水镇景区也围绕春节主题开展了特色活动,提升游客体验。
“旅游旺”有望延续
一般来说,旅游业迎来“良好开端”,对旅游市场全年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邓宁说:“对于旅游业来说,春节市场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对旅游业树立全年发展的信心至关重要。”。
近日,文化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国内旅游数据。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56.1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7.24亿,同比增长14.8%。
李梦然认为,2025年旅游业有望延续2024年的增长趋势。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在“免签证朋友圈”持续扩张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入境旅游市场有望继续改善。
浙江证券分析师宁浮杰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对文化旅游市场的政策支持正在逐步加强,预计2025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业务将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创新将继续加快,与新媒体平台的沟通能力合作,有效接触消费者,增强曝光和沟通。
宁浮洁说:“2025年旅游市场的大概率将不亚于2024年,上市旅游企业有望继续受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