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张一帆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春节红包即将到来,116家上市公司宣布将于1月实施股息计划。1月15日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长江电力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实施年中股息计划,分别为356亿元、135亿元、51亿元。
中国银行表示,截至1月22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盘后,在中国结算上海分行注册的银行全体a股股东将收到分红,每股现金分红0.12元。同时,持股期限超过一年的股东,暂免对其现金分红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证券时报》编辑注意到,在监管机构呼吁上市公司“春节前分红,让每个人都快乐新年”后,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发送“春节红包”,就像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长江电力一样,已成为今年新的“新年习俗”。
据Wind统计,截至1月15日,已有116家上市公司宣布将于1月实施股息计划,《证券时报》编辑估计,上述公司股息总额达到2447亿元。相比之下,2024年1月的股息金额仅为17亿元。
可以预见,上市公司的节前红包金额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数据,截至1月14日,计划实施春节前特别股息的沪深上市公司310家,拟股息金额达到3431.9亿元,这意味着2025年沪深春节前特别股息将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制定了一个制度,以规范a股的新“习俗”。贵州茅台股东大会最新通过的《2024-2026年现金股息回报计划》明确规定,2024-2026年,公司每年分配的现金股息总额不得低于当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5%,每年实施两次现金股息(年度和中期股息)。
2024年,随着新的“国家九条”和新的股息规定的实施,a股上市公司的股息表现引人注目。2024年,396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股息,总股息达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一年多股息、预股息、春节前股息”的呼吁也得到了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近10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中股息或第三季度股息计划,股息频率显著增加。
中国证监会近日召开的2025年制度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注重加强基础,培育更多反映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全面落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导,加大上市公司股息和回购激励限制。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