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
上市公司的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有关,也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体现,多年来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息分配率不断提高,稳定超过3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管理层的推动下,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多种股息模式,加密了股息的频率,使年度“股息季节”延长到全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对提高投资者的收益感非常有益。
按照以往的做法,国内上市公司在公布上一年度财务报告后,需要召开会议审议分配方案,通过后实施年度分配。在这个框架下,公司基本上每年分配一次股息。虽然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布半年度报告后也分配股息(也称为中期分配),但这是非常罕见的。
形成这种做法的原因有几个因素:第一,如果上市公司进行中期分配,则需要审计半年度报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政资源,上市公司一般缺乏热情;第二,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本身财务紧张,实施中期分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即使有钱,直到第二年向股东发布年度报告,似乎更积极。因此,过去实施中期分配的公司往往是业绩特别好、现金特别多的公司(如贵州茅台连续几年进行中期分配),并没有成为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但现在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监管机构一再强调给投资者一种“收益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提高业绩当然是增加投资者收益感的一种方式,更真实的是分配现金股息。现金股息分配不限,只要有条件分配,对投资者的感觉就不同了。
特别是近年来,在上市公司回购和取消股票被视为广泛的股息分配模式后,许多股息也受到了更多上市公司的关注。毕竟,这是对投资者的实际回报。此外,对于一些经营状况健康、股价低甚至净破裂的上市公司来说,中期股息不仅是回报投资者的一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
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中期股息。据不完全统计,有700多家上市公司打算在2024年中期分配,涉及500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其中,6家国有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将于今年1月实施股息运营,分配金额超过2000亿元。有些人把这描述为春节前的“大红包”,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果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也可以大量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的热情无疑会大大提高,耐心的资本也不会邀请自己。
当然,上市公司的股息分配,包括一年多次的股息分配,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态度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经营能力的不断提高,因为这是股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高股息水平和多次分配的公司也是合理投资的一种方式。
最近,证券市场表现疲软,一些投资者感到失望。股票市场的运作有自己的规律,冲击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坚持价值投资的概念,你就不必太担心短期波动。特别是持有那些股息率高、股息多次的公司股票,投资者应该相对平静,有大量的现金股息,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要强得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