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百维存储密封测试制造车间焊线区图②百维存储自研全自动测试设备
图③何涵在证券日报深圳路演中心接受采访④百维存储惠州封测制造中心王一辉刘晓晨/摄
本报编辑丁蓉
作为“半导体风向标”,存储芯片行业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存储行业发展迅速。深圳百维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维存储”)作为中国存储新力量的代表,如何抓住国内存储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计算机、手机、眼镜等产品中的应用给存储企业带来了什么新的机遇?最近,编辑在《证券日报》深圳路演中心采访了百维存储首席执行官何汉。
编者按: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体业绩有所改善,仓储轨道企业业绩尤为突出。其中,百维仓储去年前三季度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8亿元,取得优异成绩。该公司如何实现快速增长?
何汉:国内存储行业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终端设备对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促进了市场规模的增长;二是存储定位的趋势,大大促进了国内存储行业的发展。
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进入繁荣周期,行业上升,国内存储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百维存储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公司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繁荣周期的收入,提高利润。二是在客户扩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手机领域,公司扩大了深圳音频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一线客户;在智能可穿戴领域,成为Faceboook、谷歌、小米集团等国内外顶级制造商的供应商;在智能汽车领域,突破了国内顶级制造商认证,即将成交量大。第三,在消费市场的基础上,拓展了企业市场。最后,我们在研发和封闭测试一体化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编辑:研发创新是半导体企业发展的动力。去年前三季度,百维仓储研发投资3.39亿元,同比增长123.63%。公司投资的重点是什么?
何汉:百维存储的研发投资集中在主要存储业务上。一是为手机、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汽车、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开发集成的密封测试解决方案。第二,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后,公司继续积极布局主控芯片的研发。目前,公司的第一个主控芯片已经验证,得到了国内领先客户的初步选择,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主控芯片将提高公司在手机和智能可穿戴领域的竞争力。第三,继续投资于先进的密封测试和研发,并扩展到晶圆密封测试。第四,增加对存储测试方案的投资。
编辑:人工智能电脑、手机、眼镜等产品的出现给存储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
何汉: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对存储与计算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分离大大降低了计算性能,增加了能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是更接近存储和计算,减少数据传输和翻译。在这种趋势下,存储和先进的包装已成为行业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种行业趋势下,百维存储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可以贡献公司的价值,将完全区分过去只做存储解决方案,只做行业链接的价值,对于整个行业,百维存储不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且是一个新方向的贡献者。
编辑:如何理解与国外存储龙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何汉:对于百维存储,我们认为与国外存储龙头企业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与国外存储龙头企业相比,百维存储的优势是更接近消费市场,拥有更灵活的研发体系和更快的响应速度。目前,电子产品的开发迭代非常快,客户对存储产品的容量、性能、质量和成本有不同的需求。面对这些下游需求,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灵活的响应系统和能力,做好本地化服务。
编者按:百维存储的发展与大多数中国半导体公司经历的环境相似。现在百维存储面临的挑战——如何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国半导体制造商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公司未来如何取得突破?
何瀚:我将从存储的角度进行一些解释。过去,国内半导体行业是追随者。一方面,过去的应用程序是由外国制造商主导的。另一方面,过去我们在这些领域的积累很弱,我们需要逐步建立我们的基本能力。目前,中国已经在消费电子领域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应用程序和方案,可以引领发展趋势。
除了消费电子产品外,智能汽车也已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其中也有许多应用创新,需要中国公司的领导。在这些新的应用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新的解决方案,国内企业将有机会参与解决这些痛点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然会为行业贡献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新的解决方案,并将逐渐成为行业的贡献者和领导者。例如,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百维存储最初为国内制造商服务,解决了产品耐久性、体积等痛点。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解决方案也受到了Facebook和其他顶级制造商的高度赞扬。在此基础上,国内存储行业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下一步是实现1到N,以满足更多的应用程序需求。我相信世界级企业最终会在这一领域诞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