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
12月2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2号——信息披露评估》、B、C、D四个评价水平敦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到目前为止,沪深北交易所已经建立了覆盖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角度来看,交易所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即增加对高级公司的支持,加强对低级公司的监督。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对A级上市公司的评价结果将提高对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服务支持。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市场声誉,塑造良好的形象,而且可以促进后续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展示企业价值的主要渠道,也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命运。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做好信息披露不仅是市场价值管理的应有意义,也是提高公司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资本市场内部稳定的客观要求。上市公司应保持信息披露质量的“生命线”
首先,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以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性是信息披露的核心要求,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上市公司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明确披露的内容、范围、时间、流程和职责,明确董事、监事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
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协调机制,确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审计、编制等环节的控制。此外,我们还应了解最新的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不伪造、夸大、误导。
其次,上市公司要把握市场需求,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须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及时披露对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披露投资者关注的信息,增强投资者体验。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把握政策导向,紧跟行业热点,积极及时地向投资者传递相关真实信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第三,上市公司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丰富信息披露形式。上市公司应积极开展业绩简报、分析师会议、路演等投资者关系活动,全面利用图形、音频、视频等形式披露信息,加强投资者对公司行业、商业模式、业务亮点的理解。此外,还应积极响应投资者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信息披露工作。
最后,上市公司还应提高信息披露的可读性。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内容应简洁易懂,便于投资者阅读和理解,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歧义投资者理解,避免冗长、模板化和宽泛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信息披露是证券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隐藏着欺诈性发行、财务欺诈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在这方面,上市公司应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底线,不要越过雷池,以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逐步提高,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