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杜雨萌
12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11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数据显示,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今年前11个月,全社会用电量89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电力供需分析处处长吴立强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从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来看,较10月份有所下降,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温度升高和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11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用电量5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当第三产业耗电1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提供的数据,11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比10月份增长0.14个百分点。高科技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继续领先于其他大型制造业。其中,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10.7%,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以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3.9%,比10月增长3.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用电量增长10月增长1.9个百分点。
从地理角度看,11月,安徽、湖北、四川、福建、浙江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相对较大的省份分别达到24.0%、21.8%、17.2%、13.5%和13.4%。在汽车制造业用电量相对较大的地区,安徽、浙江、重庆、陕西、河南的用电量同比增长36.9%、22.0%、19.7%、18.8%、18.2%。从浙江和广东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较大的情况来看,11月,浙江的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1.2%、13.4%,广东这两个行业的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1.2%、9.6%。
吴立强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双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新)政策正在加快市场潜在需求的释放,一些行业和地区的电力消费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和许多亮点。
根据全年情况,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的工业发电量为85687亿千瓦时。从分行业用电量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8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当第三产业耗电16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6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