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田鹏
国家数据局最近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行、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系统取得突破,建设10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基本建设广泛的互联网、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创造、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数据生态系统。
事实上,可信数据空间是一种新型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概念,重点是实现数据资源的大规模流通和共享利用,是支持国家综合数据市场建设的重要载体。
那么,可靠的数据空间如何帮助数据元素的高效流通呢?目前,中国可靠的数据空间建设已经推进到什么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近日,上海数据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受邀参加了《证券日报》和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打造的“数据智能共享前沿对话”节目,就上述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旨在为读者解答问题,进一步明确行业发展的全貌和未来蓝图。
数据空间建设速度稳步稳步
数据基础设施是释放数据元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国家数据局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数据空间”,指出了数据空间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和发展方向,促进数据共享和流通。
“数据空间来自于传统的数据收集技术,需要将数据纳入特定的‘仓库’,因此包含的数据与原始所有者的控制分开。然而,国家数据局定义的数据空间并非如此。它更注重数据连接,而不是数据收集,旨在实现数据连接,确保数据主权的维护,即数据仍然属于数据所有者,不会因连接和其他操作而改变主权。”李飞向《证券日报》的编辑解释说。
以今年9月发布的幽门螺杆菌数据空间为例,幽门螺杆菌数据空间作为重大疾病数据行业创新中心数据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幽门螺杆菌试剂盒研发和药物开发、推广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汇集医院、体检机构、检验机构等数据资源,有效降低试剂盒研发成本,充分利用多维数据支持,提高医疗器械证书批准率。
目前,我国数据空间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国家数据局积极努力,在数据空间建设上投入可观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系统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湖南等地积极参与,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
李飞透露,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逐渐成熟,有效拓展了应用场景。除了在医疗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外,汽车产业链相关的数据空间部署也逐步展开。
探索过程主要基于两个核心要素。李飞表示,一方面,相关行业深度依赖数据,产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产业链辐射范围广,突出了产业影响力和渗透性,具有丰富的商业价值。这表明,未来的数据空间建设预计将在具有这些特点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率先取得显著进展。
产业发展充满了无尽的潜力
目前,在国家总体规划布局下,我国数据空间建设在各地区和许多行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飞表示,首先,数据空间的建设和实施需要从特定的行业领域开始,这对数据空间建设企业来说是一个困难,因为当涉及到不同的行业时,企业往往面临着跨越知识领域的巨大挑战,相关公司需要同时掌握多行业知识。因此,迫切需要与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合作,借助其实施指导和产业链牵引。
其次,在整合了产业链数据后,突出了数据流通过程中的标准问题。以汽车产业链为例,即使是相同的轮胎产品,公司在数据标记统计中使用的维度也不同,轮胎数据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流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飞认为,随着数据空间项目的推广,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大部分数据将有相应的标准。事实上,该标准来自于市场实践,国家主要承担控制和监督的责任,最终促进该标准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的应用,以降低社会层面的数据流通成本。随着数据空间建设的不断深化和由此推动的语料库的不断扩张,未来的行业发展将充满无尽的潜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