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编写周尚伃
实习编写于宏
近些年,在政府确立激励证券公司根据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的环境下,证券行业股份运转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在“夹缝中生存”求生的中小券商的公司股权转让更加经常。前不久,东莞证券20%股份的意向顾客已亮相。与此同时,因为多重因素,依然存在几笔中小券商股份正等待顾客,股权拍卖“无人过问”的情况也大有人在。
东莞市金控
将成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
早就在2023年11月3日,锦龙股份就发布声明称,为了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提升资本结构,改进企业的现金流和经营情况,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拟出让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20%)。在今年的7月31日,以上公司股权转让项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出售成本价为22.72亿人民币。
前不久,以上股份的意向顾客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控股”)发布声明称,为网络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推进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拟与东莞金融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莞市金控”)构成联合,一同参与竞拍以上东莞证券20%的股份。
具体而言,东莞控股拟转让106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7.1%),东莞市金控拟转让193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2.9%)。在其中,东莞控股拟转让东莞证券10650万股股份相对应的挂牌上市成本价为8.06亿人民币,最后交易额按实际竞价结果为准。
从东莞证券的综合实力来说,截止到2023年末,东莞证券的资产总额为524.84亿人民币,负债总额为434.47亿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90.38亿人民币;2023年度实现营收21.55亿人民币,完成归母净利6.35亿人民币。上半年,东莞证券实现营收10.24亿人民币,完成归母净利2.92亿人民币。7月1日,锦龙股份公布,深圳交易所受理了东莞证券递交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恢复审核的申请》及IPO升级申报文件,东莞证券IPO修复审批。
针对参与此次竞价股份的缘故,东莞控股表明,公司自2009年项目投资东莞证券迄今,一直拥有其20%的股份。近些年,东莞证券生产经营情况平稳,在近三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估中均被选为A类A级,申请IPO已经审批环节,具有一定升值空间。
从股本结构来说,东莞证券一共有五名公司股东,锦龙股份持仓40%,东莞市金控和东莞控股各自持仓20%,金控资产持仓15.4%,新时代科技教育持仓4.6%。在其中,东莞市金控、东莞控股、金控资产均是东莞国资公司控股公司。若本次东莞控股和东莞市金控取得成功竞价并圆满完成审核、股权交割程序流程,东莞市金控将持有东莞证券32.9%股份,作为其第一大股东;东莞控股将持有东莞证券27.1%股份。
中小券商并购
将持续推进
近些年,中小券商股份流转的状况更加经常。
除了上述公司股权转让外,在今年的6月6日,锦龙证劵发布声明称,为增加资金周转经营规模,减少公司负债率和改进资本结构,加速推进企业业务创新,公司拟出让持有的所有中山证券67.78%股份。除此之外,方正证券拟售卖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份、亚泰集团拟售卖所持有的东北证券29.81%股份、国金证券数次回收国都证券股份、西部矿业拟出让中山证券4.61%股份等。目前还有中天证券21.35%股份、星展证劵(我国)20.17%股份、大通证券15.42%股份等项目正在公布公开挂牌中,西部证券也正在筹划回收国融证券控制权的事宜。
对于此事,中航证券非银金融投资分析师薄晓旭表明:“现阶段,市场情况起伏性很强,中小券商股份经常运转。在这个市场同质竞争猛烈的大环境下,中小券商的股份运转和并购预估已经提温。证券公司并购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市场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有利于提升市场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预估业内并购事宜将继续加快推进。”
“在这个市场并购加快的大环境下,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并且也将会迎来一定发展机遇。”我国金融智库特聘研究者余丰慧接受《证券日报》编写采访时说,如果有条件中小券商能通过并购开展资源优化配置,做大规模、提升实力,或引进综合实力雄厚的大股东为“背靠”,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以助力市场拓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信达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表明:“在加速一流投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基本建设的大环境下,并购或成为证券公司优化配置、管理提升的重要途径。几笔证券公司并购交易正在进行中,可关注现阶段券商行业企业并购发展趋势主题有关投资机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