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编写 郭博昊
7月12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正确引导生物化工产业链品牌化、生态化发展趋势;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趋势,培养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和“孵化器”公司、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企业;与此同时,借助硬科技特性评估和发售培育机制以及地方政策配套,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生物化工产业链初期自主创新。
生物化工就是指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其产品附加值高、需要增长速度快,是石化化工领域稳定增长、转型发展核心引擎。近些年,在我国生物化工产业链快速发展,国家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实现营收约3.9万亿,生物化工企业500强均值营业收入超百亿,不断涌现千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公司。
“但也要看到,生物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还面临企业研发投入比较低、技术设备基础不牢、高端品牌供给能力有待加强、环保无污染压力比较大、上中下游协作不足的问题,牵制产业集群发展。”国家工信部采掘工业司有关负责人指明。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攻破一批重要商品;在技术研发领域,提升一批生态化、安全化、智能化系统核心技术;培养5家以上创新驱动和协作集成化能力强世界一流企业,培养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器”公司;建立20家以上以生物化工为主体、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的化工园,产生大中企业融合、上下游产业协作的创新发展管理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速重要商品科技攻关,提高高档异戊橡胶、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原材料、高档实验试剂等行业重要商品供给能力,提升生物化工用关键武器装备、高档仪器设备、监控软件配套完善确保。加速开发设计安全体系、减碳减污、网络资源高效率开发利用共性技术和成套装备,引导企业加速陈旧生产线设备、用能设备升级,提高重要环节数字化水平。
与此同时,促进大中型石化化工公司增加高端品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竞争力和全产业链控制能力;并把中小型企业列入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方法,培养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和“孵化器”公司、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企业,扎实推进中国及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政策扶持这方面,《实施方案》注重,要高度重视财政局、金融业、地区、项目投资、进出口贸易、电力能源、生态环境保护、费用等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协同。执行“技术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借助硬科技特性评估和发售培育机制以及地方政策配套,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生物化工产业链初期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我国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趋势高端品牌、执行陈旧设备技术改造等资金需求。认真落实“第一批次”关键新型材料保险补偿现行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品全面推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