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张相逸
近日,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等五个城市住房公积金区域协调发展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五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签署了《促进住房公积金协调发展合作协议》,并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
五个城市将在“省办”、“区域办”、“跨省办”、“亮码办”多项住房公积金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四项合作,包括促进住房公积金异地无差异服务、促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通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玉佳告诉《证券日报》编辑:“住房公积金异地相互认可的基本逻辑是适应当前人口流动的新形势,开辟城市间因素流动的障碍。”,住房公积金异地相互认可释放了在当地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购买力,希望在不同地方购房者,减少住房公积金使用过程中的障碍,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以来,各地不断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加快区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
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促进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便捷生活行动(2024年版)》提出“促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和“促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提”。
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5月份发布的《关于调整南京市住房公积金南京市区购房还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南京市缴存职工在南京市区其他城市购房,可参照南京市购房情况办理住房公积金购房还贷,不受缴存职工工作场所和户籍所在地的限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的相互认可能更好地满足跨城市住房消费者的需求,反映了住房公积金资源交换的方向。
严跃进认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将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结合的方式在区域内推进。
李玉佳说,在不同地方的住房公积金认可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各城市应做好住房公积金体系和数据对接,使人们少跑腿,数据多跑腿;另一方面,各地也应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措施的对接,确保程序流程顺利。
除了促进住房公积金在不同地方的相互认可外,地方政府还从最高贷款金额、首付比例、贷款年限等角度继续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据中国指数研究所统计,自今年以来,全国已发布了约400项住房公积金优化政策。优化方向主要是降低第一和第二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金额,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数量识别标准。
“下一步,住房公积金政策也可以从支持商业贷款到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存款等方面进行优化。”李玉佳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