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乔宇、许林艳
2024年数字技术生态会议在广州举行。在会议现场,《证券日报》的编辑注意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出现了大量的新应用程序和新场景。在本次会议上,北京陈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安科技”)的展位备受关注。陈安科技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设备消防、消费者业务等行业的“黑色技术”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陈安科技董事长郑家生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正确的方向。”。目前,谁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
郑家生表示,陈安科技将坚定不移地依托清华大学和清华-陈安联合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共同推进产业、大学、研究与应用的融合。同时,借助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在云网络技术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能力,进一步促进安全产品、物联网和云服务的协调发展,为数字中国和平安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筑牢公共安全生命线
“在本次展会上,我们发布了‘星辰辰思’公共安全产业大模型3.0能力升级,适应了辰安科技体系中300多个小模型,实现了无缝连接和调用。”陈安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在展位上告诉《证券日报》编辑,在具体实践中,“星辰辰思”公共安全产业大模型3.0可以通过智能机身自动匹配相应细分场景的小模型,更有效地满足用户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场景中解决差异化问题的需求。
编辑通过展位上的模拟图片注意到,人工智能大型模型在公共安全场景中可以在预防、干预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爆炸场景中,大型模型可以通过智能匹配风险评估和推理模型预演事件发展趋势,提前预防;事件发生时,智能匹配识别技术可以分析现场图像,结合风向等实时数据,智能生成救援方案;事件发生后,智能身体也可以完全追溯,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公共安全领域,无论是指挥调度、灾害研究和判断,还是计划的生成,都离不开行业大模型的使用。”郑家生告诉编辑,“它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决策效率和竞争力,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更有效地应对灾害,特别是从源头上识别真假灾害,消除萌芽状态下的灾害,使灾害少而不发生,并在第一时间迅速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陈安科技还将建筑立面火灾扑救机器人平台带到展位。
据报道,建筑立面消防机器人平台是陈安科技最近为展览带来的新产品。该平台通过CAFS消防技术与无人机消防技术的共同优势,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立面消防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效填补我国高层建筑立面消防的空白。
陈安科技子公司合肥科技大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编辑,未来,该平台还将推出2.0版本,实现自动出勤和自动灭火。”预计我们将在明年正式发布第二代产品。”
会议上,陈安科技还重点展示了森林防火专业人工智能摄像头、集软硬件为一体的森林草原火灾危险因子综合监测站、燃气安全智能监测运营服务云平台等产品。
开启新的业务增长引擎
新应用和新场景的发展源于陈安科技持续的研发布局。陈安科技作为清华大学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促进政府、产业、大学、研究、应用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迭代、完善核心技术,建设覆盖城市生命线、智能消防、智能设备、芯片传感、新安全材料等业务板块的自主可控、软硬公共安全产品体系,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生产投资生态。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陈安科技拥有国内外专利390余项,软件作权980余项。经过近20年的技术积累和成果转化,陈安科技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设备和消防等领域创造了1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能力的公共安全产品。
中国电信的控股为陈安科技增添了新的动力。郑家生表示,陈安科技积极融入中国电信系统,在科技创新、产品和营销方面与中国电信业务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安全,继续拓展燃气、视频、电梯、电动汽车管理等场景应用,共同推动公共安全市场繁荣发展,开启新的业务增长引擎。
2020年,陈安科技时任控股股东清控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征集转让,协议将18.68%的股份转让给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1月完成转让登记。股权转让后,中国电信正式成为陈安科技的控股股东。“我们与中国电信AI公司合作,打造集多模态调度、多智能体协调、多场景应用于一体的公共安全行业大模式,是陈安科技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郑家生告诉编辑。
2024年5月,“星星·陈思”公共安全行业大模式正式发布。据悉,该大模型以中国电信的星星大模型为基础,深入融入应急管理、城市安全、消防安全、消费者安全等多维场景,覆盖tog、ToB、ToC多维需求,能有效解决公共安全治理中的痛点问题。
展望未来,郑家升表示,陈安科技将大力推进“AI+“行业授权行动,继续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一方面,不断迭代升级现有产品和技术,扩大业务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帮助不断提高市场表现;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行业需求和新技术的不断研究也可以继续促进公司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产品技术创新升级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坚持公共安全主营业务的不断改革创新,坚持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在重大项目和标准化产品的双管齐下,不断将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通过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帮助公司保持多年来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