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如是
12月2日晚,昆工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2023年年报总利润为127.47万元,影响了公司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违反了相关规定。云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忠诚、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朱成良,对昆明工业科技和昆明工业科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将其记录在资本市场诚信档案中。这是昆工科技今年第二次因信披不准确收到警示函。
根据公告,昆明工业技术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事实包括:在整体销售合同模式下,批量发货的部分收入不包括在适当的会计期间。个别在建项目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不准确。个别存货价格下跌准备不足,存货价格下跌准备金额计算不准确。
12月3日,《证券日报》编辑作为投资者致电昆明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将按照云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进行整改。”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鼎良告诉《证券日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市场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的重要途径。不准确的财务信息披露将导致市场质疑公司的治理水平、管理能力和诚信。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会计流程,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强对财务数据生成、记录、审计和披露的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早在今年5月,昆工科技就因大幅修正2023年年度业绩预测而被云南证监局发出警示函,净利润由盈转亏。
具体而言,昆工科技于2024年2月9日披露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测》,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9.44万元。2024年4月24日和4月30日,公司先后披露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测修正公告》和《2023年年度报告》,将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修正为亏损105.74万元,净利润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修正,昆明工业技术表示,公司补充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商业承兑汇票;根据销售合同整体验收结算条款和货物权转让的完整性,收回相应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准备;将2023年再融资业务相关费用调整至当期管理费用。
根据云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出具的最新警告函,昆明工业技术编制的2023年年度报告除公司自身修订外,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不准确,个别存货价格下跌准备冲回基础不足。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泉告诉《证券日报》:“公司应组织专业的财务团队全面审查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