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11月10日
为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区域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专属的投资机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KIC),于今日宣布向本土外科手术机器人初创企业“启明医疗机器人”(Cornerstone Robotics)注资2亿美元。此轮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私募股权公司的参与,标志着这家本土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彰显了香港在发展高价值、创新产业,特别是蓬勃发展的生物科技领域,所进行的战略性转变。
这项在周一揭晓的投资,为启明医疗机器人注入了关键资本,该公司正处于开发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前沿。这有力地证明了香港政府坚定不移地培育本土科技生态系统,并使其经济摆脱对传统金融服务过度依赖的决心。对于启明医疗机器人而言,这笔资金预计将加速其研发工作,扩大生产规模,并加强其全球商业化战略,从而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到全球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宗旨是提升香港的长期竞争力,吸引战略性产业,本次投资成为其创新投资组合的基石。HKIC于2022年首次宣布成立,并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席。其使命明确: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并吸引符合城市未来战略发展的企业。对启明医疗机器人的支持完全符合这一愿景,预示着香港正积极主动地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科技产业,使其能够在全球舞台上竞争。
HKIC发言人表示:“这项投资反映了我们支持创新产业并巩固香港作为尖端技术枢纽的长期承诺。”他强调了政府对本地人才和创业精神的信心。“启明医疗机器人代表着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这与我们培养弹性、多元化经济的更广泛战略相符。”通过HKIC等主权财富载体注入公共资金,通常能提供关键的“背书”,降低后续私人投资的风险,并吸引更多风险资本,为新兴产业创造良性循环。
启明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9年,已迅速崛起为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公司大约三年前在香港启动了临床试验,这一关键阶段验证了其创新平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核心产品包括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高级机器人系统,配备了最先进的内窥镜和精密远程控制工具。这些技术有望通过提高准确性、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来彻底改变手术程序——这些益处在全球医疗系统中都备受追捧。
该公司的运营足迹也突显了其战略性的跨境方法,利用了大湾区(GBA)的独特优势。尽管被视为一家“香港公司”,启明医疗机器人仍在深圳龙华区拥有庞大的业务,其15万平方英尺的工厂雇佣了200多名工程师,深圳以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密集的科技供应链而闻名。香港的金融和研发实力与深圳的工业实力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展现了大湾区内的合作潜力,为寻求创新和高效扩展的未来生物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范例。首席执行官欧国伟明确表示了公司的雄心壮志:在全球范围内将其技术商业化,使先进的手术机器人能够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本次融资轮中其他知名投资方,包括博裕资本、高瓴创投和普华资本的参与,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对启明医疗机器人潜力的强大信心。这些私募股权公司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宝贵的战略专业知识和网络资源,这对于公司的全球扩张至关重要。他们的参与验证了启明医疗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可行性,表明这不仅仅是一项政府支持的举措,而是一项吸引了成熟私人资本的商业上稳健的投资。
香港进军生物科技领域并非没有挑战。尽管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强大的科研人才储备,但它面临着来自新加坡等老牌生物科技中心以及中国大陆和西方快速发展的集群的激烈竞争。发展成熟的融资生态系统,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留住顶尖人才,以及驾驭复杂的监管环境都是关键障碍。然而,香港固有的优势——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普通法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进入广阔的中国大陆市场的无与伦比的通道——使其能够更好地克服这些挑战。战略性地强调大湾区模式,将香港的研发能力与深圳的制造实力相结合,为克服规模和生产障碍提供了蓝图,从而培育一个真正整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因此,HKIC的这项投资不仅仅是一笔金融交易;它更是一项战略宣言。它表明了香港坚定不移地实现经济多元化,并确立自身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可靠参与者的决心。对于启明医疗机器人而言,这笔资金意味着加速将改变生命的手术技术推向市场,从而可能改变医疗结果。对于香港而言,这代表着朝着一个未来迈出了切实的一步,在这个未来中,创新、技术和生物科技将构成其经济繁荣的新支柱,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高科技经济,能够抵御全球变迁,并为人类福祉做出重大贡献。其涟漪效应可能深远,将激励新一代企业家,并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进入香港新兴的生物科技领域。(王俊杰、朱文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