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亮剑正当时。随着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如何科学补充营养、调节备考心态成为众多高考家庭关注焦点,备考期间大多数考生大脑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对此,营养专家特别提醒,科学备考需“脑力续航”,考生大脑日均消耗能量占全身20%,需注重优质蛋白与碳水均衡摄入。
据走访调查发现,除传统的牛奶、鸡蛋成为众多高考家庭考前食谱热门选项之外,而饺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在高考这样的重要场合,以“饺好运”为代表谐音“交好运”,寓意考生在高考中运气顺遂、超常发挥。其中“饺好运”的海鲜水饺,通过“科学营养配方+好运文化寓意”的双重设计,精准切中考生家庭对营养与精神激励的双重诉求,成为现象级备考“加油包”。
“孩子最近经常复习到凌晨,非常辛苦,除了家中常备的牛奶、鸡蛋之外,我买了很多饺好运的海鲜水饺,这种含虾仁、鱼肉的水饺既能补充蛋白质,搭配面皮还能保障碳水摄入,煮起来也省时”家住河西区梅江街的王先生说道。
另一位家长表示:“我国自古便有“饺子似元宝,进食讨吉兆”的饮食文化,逢年过节亦或是重要人生大事,我们都要吃饺子,饺好运,交好运,即营养又有好运寓意,我们想给孩子图个好兆头,而且食用起来非常方便,优质蛋白高,特别适合有考生的家庭”。
饺好运负责人表示:饺好运甄选优质原材料,黄金产地小麦、大连鲜活海胆、澳大利亚北部低温深海水域海参、北海海域原浆红虾,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馅含量高达65%以上,不仅保障考生每日的蛋白质摄入,还有多种口味,鲜美甘甜、麻辣鲜香,能够很好打开考生味蕾,缓解可能因紧张复习带来的食欲不振。
从象征“高中”的糕粽组合,到寄托好运祝福的“饺好运”海鲜水饺,中华饮食文化始终在用美味传递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盼。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好运”,饺好运巧妙融合了现代营养科学与好运寓意,成为万千高考家庭必备新选择,愿每一口鲜香,都能为学子护航,都能为更多家庭带去营养与好运。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