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971股票简称:和远气体公示序号:2024-009
我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人员确保信披的内容真实、精确、详细,并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核心内容提醒
●项目规划: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基地新增加电子特气和电子化学品新项目(下称“该项目”)。
●项目进度:本整体规划的年产量1.7万吨级电子类材料(一期)新项目(厂外专用型地下管廊和渗碳设备、年产量并充灌200吨羰基硫、500吨氢气、6300吨氯化氢气体并年运营贮存2万吨级二氧化氮、1百吨甲烷气体和1百吨硫酸)等产品开始试产。
一、本项目基本情况
2020年4月,湖北省和远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企业”)与湖北潜江经济发展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特气产业园项目投资合同书》,意味着公司正式启动实施电子特气产业园项目。为保障项目项目投资、基本建设与运营的顺利进行,公司在2020年5月8日在潜江注册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和远潜江电子特种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潜江特种气体”)。2021年10月,潜江特种气体在已经整体规划3.2亿方/年高纯氢、20万吨级纯氨、2万吨级高纯氨的前提下,新增加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新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特气、电子级化工品,新增加投资额为37,000万余元。该项目通常采用生成、分离出来、纯化等新技术,一方面将合成氨工艺制造的变压吸附的提氢的解析气进行分离、纯化,对其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气体、H2等成分利用起来,制得高纯一氧化碳、高纯二氧化碳、高纯甲烷等电子级化工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氨-碳-氢-氯-硅-硫等优质,基本建设高纯度羰基硫、高纯度氢气、高纯度氯化氢气体、高纯度硫酸、高纯氨水得电子级化工品生产装置,及其食品级塑料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具体详见公司在2021年10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布的《关于子公司新增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项目的公告》(公示序号:2021-061)。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项目分析气纯化制得高纯一氧化碳、高纯甲烷、15.27万吨级氢氧化钠、食品类二氧化碳与电子特气新项目(高纯气、标准气体和混合气体混配)已经投入试产。具体详见公司在2024年2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布的《关于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项目的进展公告》(公示序号:2024-006)。
二、本项目进展情况
前不久,潜江特种气体控股子公司和远潜江电子器件材料有限公司获得了潜江市应急管理局下达的《关于和远潜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7万吨电子材料(一期)项目(厂外专用管廊和脱碳装置、年产并充装200吨羰基硫、500吨氯气、6300吨氯化氢并年经营储存2万吨氨气、1千吨甲烷和1百吨浓硫酸)试生产(使用)意见的函》(下称“《试生产意见函》”),确定潜江特种气体年产量1.7万吨级电子类材料(一期)新项目(厂外专用型地下管廊和渗碳设备、年产量并充灌200吨羰基硫、500吨氢气、6300吨氯化氢气体并年运营贮存2万吨级二氧化氮、1百吨甲烷气体和1百吨硫酸)合乎试产标准,新项目试产时间是在2024年3月13日至2024年11月12日。
《试生产意见函》的获得,意味着该项目年产量1.7万吨级电子类材料(一期)新项目(厂外专用型地下管廊和渗碳设备、年产量并充灌200吨羰基硫、500吨氢气、6300吨氯化氢气体并年运营贮存2万吨级二氧化氮、1百吨甲烷气体和1百吨硫酸)已经具备试产标准,企业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构试产。
三、该项目对公司的影响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项目是企业的关键加盟项目,此次具有试产要求的年产量1.7万吨级电子类材料(一期)工程项目的投入运营,意味着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基地新增加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新项目所整体规划的主要产品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试产,将很好地丰富多彩企业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产品种类,提高企业在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行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四、风险防范
依据《试生产意见函》,潜江特种气体将根据试产状况,在完成试产资金投入宣布生产时,依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湖北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授权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工程项目以及安全设备试产问题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特别提示:该项目年产量1.7万吨级电子类材料(一期)项目产品,从试产到全方位投产从而产生预想的经济收益有待一定的时间。与此同时,在初期生产阶段,新项目生产装置、出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尚未可知和不断提高,也有将面临市场的需求环境破坏等多种因素,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五、备查簿文档
《试生产意见函》
特此公告。
湖北省和远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会
2024年3月13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