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乔宇
如果每个制造商的计划如期推进,消费者将在今年上半年看到一批人工智能眼镜的集中市场。根据编辑,中国电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开发的人工智能智能眼镜产品将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小型人工智能眼镜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推出;AI+AR眼镜RokidGlasses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今年1月,雷鸟V3AI眼镜正式上市。
“人工智能眼镜有望挑战未来智能手机的地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相关技术专家告诉《证券日报》编辑,人工智能眼镜可以提供实时翻译、导航、时间表管理、信息检索等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解放手”而不是手机。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的功能将进一步集成。
三大运营商纷纷布局
三大通信运营商在AI眼镜赛道上陆续布局。
在之前举行的2024年数字技术生态会议上,中国电信携带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眼镜产品出现在会议展位上。《证券日报》的编辑在试用后了解到,该产品可以识别物体、肖像、电话、编辑短信和跨语言翻译。
“我们仍在开发各种垂直场景,如识别食物中的卡路里和营养物质。”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家庭和个人专线负责人朱培东告诉《证券日报》,人工智能眼镜预计将于2025年5月正式上市。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努力开发2000元以内的成本。
人工智能眼镜也有望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在上述会议上,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编辑,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眼镜迎来了视障用户,通过中国电信星模型,人工智能眼镜可以识别用户面前的图像,通过语音信息,帮助视障人士参观展位。
谈到人工智能眼镜的布局,中国移动相关技术专家认为,公司为相关制造商提供了9天75B语言大型API接口,支持用户通过对话实现准确的意图识别,可以实现一语导航、一语听歌曲等服务。
中国移动相关技术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眼镜将通过人工智能/MR技术将虚拟信息无缝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人工智能眼镜可以在教育中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在医疗方面,医生可以通过眼镜实时查看患者数据或进行远程手术指导;在工业、设计、建筑等场景中,人工智能眼镜也有望通过展示3D模型成为这些行业的重要生产工具。
此外,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ESIMAI运动眼镜于去年下半年正式销售。
机遇与挑战并存
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在人工智能眼镜的繁荣下,今年的“百镜大战”预计将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提供新的增长机会,并将为国内大型模型的实施提供理想的硬件载体和应用场景。
编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注意到,自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眼镜的话题一直很热门,一些公司已经积极回复投资者关于相关话题的问题。
今年1月,赵毅创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的通用NORFlash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耳机、人工智能眼镜、人工智能电脑等终端领域。
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子公司北京虚拟动点积累了LYDCap无标记点识别算法、LYDIA动作大模型等多项核心算法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边界,具有智能化AR/人工智能眼镜等领域已逐步与行业厂商建立研发合作关系。
聚鑫科技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的智能可穿戴芯片ATS3085配备了INMOGO的第一代智能眼镜产品,并已大规模生产和推出。其他基于公司芯片的人工智能眼镜客户产品即将大规模生产和推出。
深圳百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表示,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眼镜的数量,公司与Meta等关键客户的深入合作将促进公司智能可穿戴存储业务的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眼镜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产品确实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这仍然取决于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AI眼镜需要高分辨率和宽视角(FOV)但目前的光学方案(如光波导,MicroLED)中国移动相关技术专家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眼镜的高功耗导致寿命短;人工智能眼镜的体积和计算能力有限,限制了人工智能渲染和大模型性能;人工智能眼镜需要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如语音、手势、眼动控制),但目前的技术在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方面仍然不足。
此外,不同的行业标准和设备兼容性也限制了人工智能眼镜生态的改善。上述专家建议,人工智能眼镜的发展需要促进行业联盟的建立,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市场的协调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