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雯珊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产品交易会”)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广州举行。据报道,农业博览会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全面振兴”为主题,注重展览成果,促进沟通,培育品牌,促进贸易四个方面,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近3000家企业携带2万多个展品,专业买家预计超过5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农交会贸易签约金额达到236亿元,达到签约意向539笔。本次农交会的网上销售角色显示,大量商品专家在线直播,网上销售额达到1.2亿元。
本次农业博览会共有12个展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品牌农产品、优质农村援助产业、智能农业、农业文化、农业机械等。在现场,各大展区精彩纷呈,参展商“各出奇招”,游客络绎不绝。其中,省、直辖市品牌农产品展区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农村援助产业优质展区扶贫地区特色产品格外抢眼,智能农业展区设备应用充满科技感。
在广东展区广东一号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编辑们看到了各种以猪肉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如鲜肉袋、香肠、饺子、香肠等。展位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告诉编辑:“这些产品是基于大湾区向全国辐射的绿色健康产品。”
在“一乡一品土特产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企业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地方特产汇入了整个农交会的大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农业部前总农业艺术家孙中华告诉编辑,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扩张必须密切关注农村产业振兴目标,深入把握产业发展规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稳定供应链,扩大产业链,扩大销售链,完善利益链。
除了各种农产品的出现,今年农业博览会上的智能农业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智能农业和人工智能支持农业产业优质发展交流活动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聚集在一起,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农业应用模式,为数字支持“数百万项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大型农业服务模式建立了庞大的农业数据库,提供个性化的农业服务指导。实际案例显示,该模型成功增加了山西大同玉米产量项目亩产15.5%,成为新农民的得力助手。在辽宁的信托人项目中,该模型有助于数字温室的建设,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中国联通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布了涵盖水产养殖全维度、全生命周期、提高水产养殖效率的“范蠡大模型”。
此外,中国电信还发布了数千万云产品,旨在满足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多元化需求。该产品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一体,通过SaaS服务降低用户成本,提供方便的技术获取方式。数千万云已在全国许多地方试点,未来将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帮助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