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奥比中光产品展示图②编辑体验3D视觉应用图3D视觉应用图③奥比中光展厅图④奥比中光大厦
图①③王镜茹/摄影②④公司供图
本报编辑王镜茹
奥比中光虽然是A股的“新兵”,但其11年的成长历程,却刻下了我国3D视觉产业成长壮大的足迹。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下游对3D视觉感知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行业扩张速度加快。然而,与市场份额领先的欧美日制造商相比,由于起步较晚,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奥比中光不仅是中国3D视觉产业的先驱,也是中国的领导者。今年以来,公司在完成自身业务转型的同时,通过产品“出海”,正在走向全球市场的“星海”,推动中国3D视觉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飞跃。
近日,《证券日报》编辑采访了奥比中光董事长靳尚,探索打破外资垄断、打破国内外局面的高新技术企业“升级”之路。
“最重要的是尽快扭亏为盈”
如何有效地将R&D投资转化为商业落地,是企业不可避免的挑战。
今年以来,奥比中光每季度净利润亏损持续收窄。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35.27%,接近去年年度收入规模;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30.65万元,同比下降68.58%。第三季度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46.27%,环比增长14.24%;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3.34万元,同比减损86.59%,同比减损71.81%。
奥比中光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下游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如三维扫描和医疗保险验证。
首先,“智能医疗保险刷脸医疗”产品的整个过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利用公司提供的3D视觉感知技术,患者只能通过“刷脸”来完成医疗过程。目前,该产品下游需求强劲,已在河南、河北、湖北、江西等省实施。
其次,三维视觉感知技术加快了三维扫描、建模等场景的应用。近两年来,公司推出了三款高精度3D扫描仪产品,配备了自主开发的芯片和创新的光学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产品优势和市场开发效果。
“最重要的是尽快扭亏为盈。”金尚表示,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在加快新兴场景的推广,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深入培育机器人、三维扫描等核心细分领域。目前,奥比中光已经能够不断找到市场需求和痛点,创新,未来将有更多的产品解决方案。
金尚认为,经营拐点的出现只是公司战略实施的结果之一。由于多年来创新业务的培育和布局,公司目前的措施符合预期。2024年,公司的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在机器人领域“做积木,卖积木”
与手机、汽车等行业不同,3D视觉感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下游客户不仅需要一个传感器或软件算法,还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系统。建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视觉产业平台”是帮助奥比中光实现这一目标并在机器人行业实现飞跃发展的关键。
据报道,中间平台建立后,可以通过大模型和智能算法开发构建视觉任务执行和培训学习能力,结合3D视觉传感器,形成独立移动定位导航和避障的多模态视觉感知产品方案。
在公司展厅,编辑直观地感受到了中间平台的实际应用。我看到一个大型机械臂在语音指令下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如泡茶、插花、滴香薰、播放音乐等。它配备了奥比中光自主研发的3D相机,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实现困难的视觉应用。
这为奥比中光工业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靳尚说:“在国内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很高。在服务机器人基本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培育第二条增长曲线,开拓工业机器人场景,实现分拣、装卸、物流处理等功能。”
目前,奥比中光已适应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涵盖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智能检查等应用场景。今年,佛山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投产。据报道,该基地专注于“3D”+AI视觉方案的大规模生产、测试和数字化工厂建设将进一步扩大3D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的供应规模。
“你可以把奥比中光视为一家在机器人领域‘做积木,卖积木’的企业。每个积木都是每个不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视觉的能力模块,与制造商的需求相结合。”金尚表示,随着下游场景覆盖率的增加,产品将越来越标准化和规模化,这也将带来一定的成本降低空间。
国内崛起新路:合作共赢
深厚的科技实力使奥比中光在与国际巨头竞争时并不逊色。
2023年初,奥比中光与微软、英伟达合作,联合制作3DitoF相机Femtomega,实现量产。此后,FemtoBolt相继推出、Femtomegai等合作产品。到当年8月,微软授权奥比中光承接这部分业务,原AzureKinectDK深度相机停产。
到目前为止,奥比中光的FemtoBolt相机已经成为新一代微软AzureKinectDK的“替代品”。性能相似,但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形状更紧凑,安装方便。
然而,跨国合作并不容易。通常,国际巨头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内部解决方案,复杂性高,压力大。”该公司在合作的早期阶段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金尚说,但与此同时,一旦进入跨国巨头的供应链,它将保持高粘度和效率,回报效果也非常明显。
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定位率不断提高,但国内制造商的研发实力与全球优秀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包括核心技术障碍需要突破、缺乏高端产品、严重的进口依赖等。
奥比中光的想法是通过与国际巨头建立稳定的生态合作,将世界前沿的3D视觉感知技术应用带回来,然后“反馈”国内市场,为技术和产品推广提供参考。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板块。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先做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关的事情,再做国外产品的原位替代。
金尚说:“公司已经迭代了很多轮,以取代功耗、界面、性能和成本。然而,随着国内替代的加速,简单的国内替代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只有走互补优势、双赢合作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扩大企业自身优势,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奥比中光的增长见证了中国3D视觉产业的发展。展望未来,奥比中光将加快产品质量优良、性能优良的“中国智能制造”。在突破海外股市的同时,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