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突破千亿规模的产业变局中,海南智能穿戴科技有限公司(EonWear Tech)以“健康生态革新者”的姿态破茧而出。在这个气候舒适的五一假期,编者约见并拜访了该公司创始人陈峰先生,深入探讨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创始人陈峰谈起创业初心时,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桌上的智能瘦身仪原型机:“2017年看到中国肥胖人口数据时,我和团队的合作伙伴就意识到,科技应该为健康焦虑提供更智慧的解决方案。”
一、从健康监测到健康干预:构建闭环生态
“传统穿戴设备仅记录步数、心率,真正的智能穿戴设备不应止步于数据监测,而要形成从感知到干预的闭环。”陈峰在采访中强调。EonWear Tech公司自主研发的KERRS智能瘦身仪,首次将tDCS技术应用于消费级健康设备。这种将脑科学原理转化为消费级产品的创新,让用户在20分钟日常佩戴中实现食欲调控,成功破解“自控力困境”这一减肥领域的世纪难题。
在访谈中,陈峰向编者展示了三件特殊展品:第一代智能手环,老式脑电波监测仪以及最新搭载神经调控模块的KERRS智能瘦身仪。“这三个设备浓缩了健康科技的三次跃迁——从被动监测到主动干预,从肢体数据到大脑信号,从孤立设备到生态系统。”
二、破局者思维:重新定义智能穿戴
“健康+智能+便捷,硬件+算法+服务的生态化思维,是我们公司进入可穿戴设备行业的着眼点,智能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它是将各项功能轻便化,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我们将日常使用场景与健康应用场景相结合,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便携式的健康智能穿戴产品,”陈峰介绍道。
编者翻看着桌面上摆放着的用户试验报告,扉页手写着:“科技的温度在于理解人性的弱点。”这种理念贯穿产品研发全程:从19档强度调节满足个体差异需求,到小程序端体重曲线可视化设计,处处体现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考量。他特别强调:"我们不做替代意志力的‘魔盒’,而是通过神经调节帮助用户重建健康饮食的本能。"
面对编者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提问,陈峰从三个维度对编者详细讲解了公司的技术优势及展示了企业的技术蓝图:
1. 硬件维度
• 全球首款集成tDCS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刺激强度精准至0.1mA
• 突破性柔性电路设计,将传统经颅电刺激设备体积缩小至厘米级
• 19档神经调控模式,适配从BMI超标者到暴食症患者的多元需求
2. 算法维度
• 合作建立“神经调控-代谢反应”研究数据库,将覆盖数万至数十万组临床数据
• 团队开发的多模态算法,误差率降低67%
3. 场景维度
• 未来穿戴设备将突破生理健康监测,向心理健康、认知强化等领域延伸
• 着力于针对压力、情绪、睡眠、肥胖、专注力、记忆力、成瘾性戒断等模块进行研究,并将这些解决方案集成至更加便捷的可穿戴产品之上
三、企业愿景:让科技回归人性温度
“让智能科技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成为令人信赖和尊重的科技企业”是陈峰反复提及的企业愿景。在陈峰的手机里,很多用户的反馈被装订成“人性之书”。“有位用户写道:‘这个设备让我找回了控制生活的勇气’。这比任何商业数据都珍贵。”他特别强调技术应用的边界:精准干预≠意志替代,设备仅提供“神经助推”,最终决策权保留给用户。科技应该像空气般自然存在,而不是冷冰冰的‘健康判官’”陈峰如是说。对于后来者,他给出更落地的建议:建立“医学-工程-心理”三角验证体系,避免陷入技术本位主义。
四、创业者精神:不认命、不认输、不放弃
在谈及目前的创业环境,陈峰也透露心声,向编者讲述了企业曾经遇到的和目前面临的困境:“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品牌,总是要面对来自广大用户的质疑,再者市场已经被那些无良的商家玩坏了,大多数人被当成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要怎么重塑用户的信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另一个是近年来商业模式的快速变化,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么多年我们也一直在摸索和尝试,在这过程中我们经历过被骗,经历过失败,损失了金钱,最为严重的是耽误了我们的时间。但这些外在的挑战我个人觉得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面对身边亲人、朋友,诸多人的不看好,并劝我放弃,没人支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常常自我怀疑,让我承受着精神上巨大的压力,曾一度失眠到安眠药都产生不了效果。但我暗暗告诉我自己,不认命、不认输、不放弃。这件事是可以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去做。即便最后失败了,人这一生,勇敢的去尝试,最起码在以后面对我的内心时,敢跟自己说,这辈子我不后悔。”
在访谈最后,陈峰给编者看了他发过的一条朋友圈: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