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平安金服深圳分公司李祥第二次踏入三溪镇支教旅程。再次坐上驶向三溪镇的大巴,窗外的风景依旧熟悉——连绵的青山、蜿蜒的土路、偶尔掠过的几缕炊烟,可他的心境却与一年前大不相同。少了初来时的忐忑与试探,多了几分牵挂与笃定。“这一次,我带着更清晰的使命归来:去看看那些‘希望的种子’,是否真的发了芽、生了根”。
一声“老师”,跨越四季
当支教团队抵达那座橙瓦红柱的校门,举起写着“2025 支教行动·与希望同行”的红旗时,山风吹起旗角,也吹动了心底的热忱。身后的群山静默,而那一抹鲜红,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李老师!你真的回来了!”还没来得及再生感慨,就听见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惊喜兴奋的呐喊声由远及近向他们涌来。“时隔一年未见,孩子们的生长速度超乎想象,去年到我肩膀高的孩子们今年有的都和我一般高了”。
“飞向星空”的一堂课
今年的课堂,李祥想把更多“外面”的世界搬进来,一堂名为《星际探险计划》的特别课程是他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当希沃大屏上闪现出“地球呼叫:少年宇航员集结!”的字样,全班的目光都亮了起来。
他问孩子们:“如果有一天,中国的飞船要去更远的地方,想带什么上去?”
有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孩子举手了,他叫阿灿。去年课堂上阿灿总是低着头,不敢发言。“我想带一棵树。因为家里那棵枇杷树,每年春天都开花,我想让火星也有花。”全班都笑了,阿灿自己也红了脸。
为了鼓励阿灿继续勇敢一点,李祥邀请他上台把想象中的飞船画下来。阿灿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慢慢走到讲台前。他画了一艘小飞船,又在旁边画了一棵开花的树,最后写上五个字——三溪也能飞。
“那一刻,教室格外安静。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一种‘我也可以’的信念”李祥说。那堂课,让一个原本沉默的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也让其他同学看到,梦想可以从这里起飞。
让希望落地生根
在这片干净且纯粹的土地上,时间过得异常的快,为期一周的支教之旅即将结束,课程的最后,李祥让他们写下一句话,寄给未来的自己:
“我想造出更快的火箭。”
“我想去太空种花。”
“我想让三溪号真的飞起来。”
航天精神的根,也许就是从这样的梦想里萌芽的:自立自强、勇于探索、协同攻坚、科学求实。这些宏大的词语,或许在去年第一次接触到的时候,就已成了光,照亮他们的小宇宙。
傍晚,阳光斜照在校门口,支教小组邀请孩子们一起合影。身后的山坡静谧,风吹动旗面,像在轻轻回应。李祥说,“我忽然明白——支教,不只是一次去教书的旅程,更是一场心与心之间的‘星际探险’。”
山路尽头,万物生长
离别的早晨,孩子们往李祥的行李中塞纸条和用糖纸折的千纸鹤。他说,“我知道,我带来的知识或许有限,但孩子们教会我的,却远比我能给予的更多——关于坚韧,关于信任,关于如何在贫瘠的土壤里,依然向着光生长”。去年此时,他在这里埋下希望的种子;今年归来,这些希望的种子早已破土,正迎着风,一寸一寸地,长出属于自己的姿态。
而三溪镇的故事,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与“被帮助”。是这些孩子用他们最本真的渴望,为每一位奔赴山海的人,点亮了心中的灯火。如果有一天,这些种子长成了漫山遍野的树,那一定不是因为某一场雨、某一阵风,而是因为这片土地本身,就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车转过最后一个弯,三溪镇消失在青山背后。而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大家也都在各自的路上,走向下一个春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