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列表:
2023年高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3年高考阳性可以参加吗
2023年高考要戴口罩吗
2023年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2023年国考有疫情防控的规定么?
稳定心态 沉着应对“以名题金榜,敬十年寒窗”,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前途。现在,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最后一天,即将进入考场的你,以下这些内容温馨提醒,请引起重视,不可疏忽。1、考场内是否需要佩戴口罩今年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多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出健康提示,呼吁广大考生保持平常心。建议考生考前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聚集活动,减少疫情感染风险。考生尽量全程佩戴口罩,以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希望同学们都能保重身体,以饱满的状态迎接考试。2、身份证丢了怎么办如果临考前不慎丢失身份证,应立即向户籍所在地申办临时身份证,持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如忘带身份证,须在考前向监考教师报告,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先参加考试,但在下场考试前要向监考老师交验身份证。3、考前失眠焦虑怎么办?在考前,大家要养足精神,减少熬夜,规律作息,每天可以适当散步、运动,也可以听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者跟着一些App做冥想练习。4、女生考试遇生理期怎么办?如果没有严重痛经等症状,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吃药延迟的,放轻松、保持乐观心态就好。但如果生理期月经量过多、有严重痛经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饮食忌生冷、并注意保暖。5、忘带(或损坏)文具或其他考试用品怎么办?考试前一天一定要再三检查好准考证、身份证件和文具、耳机等相关考试用品。如果在到达考点后发现忘带文具或文具有损坏,千万不要自己回家取,可在考场附近文具店购买,或者向其他考生借用,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家人送来。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文具损坏或缺少文具,不能擅自离开座位,可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6、吃好早餐考试期间,早餐质量更为重要。因为考生从吃完早饭到考试结束,通常都需要3小时以上的时间,甚至更久,如果早餐马马虎虎,就难以保证血糖稳定,进而影响考试成绩。7、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俗话说: “病从口入”,食品卫生不容忽视,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拉肚子”而影响考试发挥。高考临近,考前气候炎热,食物容易变质,建议各位家长最好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8、保证睡眠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饱即可,好的睡眠有助于考试的精力充沛。若有梦,山无遮,海无阻,笔下有前途,莫负来时路。同学们,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追求梦想的起点。在高考来临之际,为梦想奋斗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这些考前准备工作!01、提前准备考试用品。考试前一天用透明的笔袋装好准考证、身份证、考试用具(注意多备笔芯)2B铅笔、尺子、橡皮。并将笔袋放在显眼的位置,避免忘记。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无线耳机、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02、熟悉考点路线提前熟悉住所与考点的路线。提前确定好交通工具,了解线路通堵情况,为通勤准备充足的时间。到达考场后,提前去往卫生间,以免考试途中耽误答题时间。03、检查试卷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和答题卡有无漏印或错印,并利用分发试卷的五分钟时间做本堂考试的总体规划。考试答题时间终了后,立即停笔,将答题卡和试卷反扣桌面,双手放下。在监考员收齐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在考场逗留。最后衷心祝愿所有高考学子考出好成绩!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可按照当地和考点的安排参加考试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明确要求,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安排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要求,考生如有发热、新冠阳性、水痘、肺结核等状况,须主动向班主任报告(社会考生须主动报区招考机构),并按照考点安排参加考试。
还有多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提示考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向报名单位(所在中学)报告。如有必要,及时就医。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地将制定考试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本地考试防疫要求。
关于2023年高考是否要戴口罩如下:
2023年高考即将来临。据教育部消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政策
教育部网站6月1日新闻稿介绍,该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四川泸州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1日发文称,不要一出现相关症状就立刻认为自己是“阳了”,从而变得天天紧张兮兮的。要知道,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出现头痛、流涕、咳嗽、咽干等症状,比如天气变化引起的普通感冒等。
据监测数据显示,泸州市本轮疫情绝大多数中青年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主要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特别是“二阳”患者,多数仅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病程也较短。对于病毒感染的风险,广大考生与家长既不可无视,也不必过于担心,应以平常心对待,不要给自己增添太多心理负担。
西藏自治区
疾控中心5月31日也呼吁考生保持良好心态。“根据现有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的表现更容易为轻症病例。
但考生仍要做好防护,尽量保证以饱满的状态去参加考试。家长也要时刻关注考生心理状态,营造轻松的考前氛围,多与考生交流,疏导考生心理压力,保持考生积极的备考心态。”另外,多地就考场佩戴口罩问题予以解答。
黑龙江双鸭山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考试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云南个旧市
招生考试委员会表示,普通考场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备用考场考生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
贵州桐梓县
教育体育局表示,考生进出考点、考场时需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广西柳州市
招生考试院称,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但该院发出的通告亦提醒,考生要自备口罩,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自觉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佩戴口罩,听从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离开考场,自觉保持人员间距,不得拥挤,不得在考点内滞留。
2023年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二、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四、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五、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六、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 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七、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八、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九、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信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十、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同时,为加强考生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可向当地的考试机构及考点学校咨询
2023年国考防疫要求如下:
一、考生须于考前7天持续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建议考生完成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或加强接种,做好每日体温测量、症状监测并进行记录,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本人所在村(社区)和考点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所有考生考前3天提前申领考点所在地“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并在考试前3天开展2次核酸检测,确保检测结果为阴性,且第2次核酸检测结果在考试前24小时内。
二、考生打印准考证前应仔细阅读《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云南考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暨承诺书》,下载打印准考证即视为认同并签署《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云南考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暨承诺书》。
三、疫情防控实行属地化管理,考生除知悉本告知书疫情防控相关事项外,还应严格遵守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近期居住地在考点所在地外的考生,进入考点所在地应提前了解当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的最新通告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措施,按要求配合完成相应的健康监测、隔离及核酸检测等措施后,方可参加考试。
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等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考试资格,终止考试,如有违法情况,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