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梦泽
日前,国家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第一批L3级智能汽车上道行驶示范点名册,由9家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应用行为主体所组成的联合当选。这9家汽车企业分别为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北京长安、广州丰田、上汽汽车、北汽蓝谷、一汽、上汽红岩和宇通客车,不仅有传统车企,也是有新能源车企,包含汽车、客运车及其大货车三大类。首批试点区域分布在7个,包括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重庆市、郑州市和海南儋州市。
实际上,从L2到L3,一直被认为是从自动驾驶辅助到真正自动驾驶的关键转折点。此次示范点名册公布,可以看作是我国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中踏出途径探寻的关键性一步,这对智能驾驶技术加快变得成熟、提高用户接受程度、踏入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尤为重要。
一方面,本次上道示范点采用的是可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并非配置了相关设备的价格改装汽车,这更有助于自动驾驶的迅速规模化应用。9家汽车企业和关联企业通过组织具体道路测试,认证商品在具体公路交通运作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让技术持续贴近现实,扩展安全边界,是后面商品批量生产运用的重要前提,都是无人驾驶可以普及化并推动整个城市交通完成智能化更新的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这次的检测主体为车企和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或网约车软件,即汽车生产企业承担生产加工,然后交给应用行为主体去测试或经营。这类汽车企业关联出行公司的联合类型,更加符合上中下游协同和产研结合的商业化落地具体。不难发现,名单上的车联高新科技、东潮交通出行、祺宸高新科技、赛可交通出行、北京出行、一汽出行,均为汽车企业集团旗下的网约车软件。
示范点渐近,L3级自动驾驶离你还有多远?小编认为,近年来自动驾驶公司和整车企业竞相合理布局无人驾驶跑道,表明L3级自动驾驶系统软件进入车内和路侧运用已是大势所趋。但推动示范点只是开始,L3及以上的等级自动驾驶车型的规模性商业,也面临着技术性、成本费、政策法规等诸多挑战。
一是技术层面,L3级自动驾驶在一些场景下,能将管控权一部分甚至是所有移交系统软件,容许驾驶员在特定情况下“转手脱眼”,这会对智能驾驶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明确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必须在接手体制、多余安全性、人机交互技术、商品安全稳定运行、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及其日志记录等多个方面多层次的产品升级。
二是成本方面,L3级自动驾驶一定条件下可操作全部动态安全驾驶每日任务,代表着需要具备包含认知多余、通信多余、供电系统多余、转弯及其制动系统多余等诸多多余,这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硬件成本压力。除此之外,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极大成本费。
三是政策法规层面,对于自动驾驶的混行比例问题和责任确认,提升工作规划的前瞻性和沟通能力。以上关键是尚需情景重现、难题提炼出、必须阶段性处理和逐步放开管控的全过程,但是也是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得益于国内相关现行政策随机应变的优势所在。融合本次示范点名册的出台能够得知,有关部门正积极为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运营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与政策保驾护航,我国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趋势正处在规模化应用前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提供深度的商业趋势分析、市场洞察、行业深度研究以及全球市场分析,所转载的数据及图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平台所有。商业时报不涉及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所有转载内容仅作为参考和学习资料,本站不会因此获利。商业时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采编相关服务。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Jubao_Times@163.com
商业时报所刊载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邮箱Jubao_Times@163.com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706 号